,你雖然是外來的,但是我已經把你當作兒子看待了。但是,這個窮子是怎麼想呢?雖然老闆對他很好,這個人還是怎麼樣?“客作賤人。”說我還是打工的,你對我好是一回事,我不敢直接承認我是你的兒子。

我們從這段經文來看,等於是創造雙贏了。看這個情況,窮子很高興,叫做“雖欣此遇”。因為窮子的目的是什麼?他要離開痛苦。小乘佛法,對於成就功德莊嚴,它沒有這個本事給你;但是怎麼離開三界、怎麼消除三界的業力、怎麼解決生死的痛苦,是它的專長。

所以四念處大小乘共修,淨土宗也要修,因為你厭離娑婆。你不修四念處,那你厭離娑婆就是個空話,你怎麼厭離娑婆呢?我們生生世世在三界輪迴的原因,除了業力以外,就是我們喜歡三界的果報,就愛取,沒有愛取是不能夠滋潤業力的。所以淨土宗,我們前面說過,淨土宗是要內心做出改變才會往生的。不是說你把佛號拿來唸一念,然後你就會往生了,按照正常情況是不會往生的。因為你往生你要帶業往生,既然是帶業往生,你不能把十二因緣那個轉盤轉得這麼熾盛。

所以,佛法解決生死問題,那比外道高明多了。我們說過,外道就修苦行,說,我有生死業,那我就趕快消吧。用痛苦來消業障,你消到什麼時候?所以苦行不是辦法。佛陀說,業力有一個開關,就是我愛執,那種主宰性。你把那個“我”拿掉,那個輪盤就不會轉動了。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生老病死,你把那個無明關掉,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生老病死滅,那個無明就是我愛執。從分段生死來說,那個無明就是我愛執。

所以,佛法的善巧,是從根本去關掉開關。外道是從枝末上——我有業力,我要消業障,所以我這一天就吃三顆米,日食三米;要麼就是整天泡在水裡面,要不然就是用有刺的植物放在床上,就臥在刺上,用種種苦行來消除業障。不可能的!這個地方就是說,離開痛苦,方法就是證得我空的真理,沒有其他的方法消除生死業力。

所以到此為止,達到了雙方都滿意。那窮子滿意我們可以理解,窮子得到涅盤寂靜,他沒有痛苦了。那麼父親怎麼滿意呢?我們前面說過,父親見到兒子是要把家產給他的。你別忘了,小乘的真理就是大乘的真理,這就是《法華經》的思想,聲聞智斷就是菩薩的無生法忍。就是說,只要你有本事,拉到佛法真如也好,進入空性——沾到真如的一點邊也好,後面佛陀就有辦法了。只要你入聖位,佛陀一定有辦法把你帶入真如,遲跟早了。就怕是你沒有入佛法真如的一點,就是空性。我們說過空性沒有離開真如。後面到了方等、般若,佛陀就有本事把它會歸到一佛乘了,我們往下看就知道為什麼佛陀滿意。佛陀現在可以說胸有成竹,沒問題了,因為一如無二如。

醜四、領付家業喻 分二:寅一、敕領家業;寅二、終付家財

寅一、敕領家業

讓他領知家業,就是講到方等、般若二時。看經文。

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然其所止,猶在本處。

世尊!爾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語窮子言:我今多有金銀珍寶,倉庫盈溢,其中多少,所應取與,汝悉知之,我心如是,當體此意。所以者何?今我與汝,便為不異,宜加用心,無令漏失。

爾時,窮子即受教敕,領知眾物,金銀珍寶,及諸庫藏,而無希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下劣之心,亦未能捨。

我們知道,窮子從一個在外面流浪打工的流浪漢,到了大富長者家族打工以後,得到穩定的衣食,甚至於這個長者不斷給他加價、加價、加價,他已經非常滿意了。但是佛陀似乎是不太滿意,還要給他一些增上。但是作為這個窮子來說,他已經是心滿意足了。我們看佛陀後面要怎麼樣再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