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牛刀殺雞(第1/2頁)
章節報錯
坐在惠世奇身邊,又“恰好”出現在這場聽證會上,這就很令人疑惑,李墨曜迫切想查到這家公司的背景,但苦於沒有資料……
“在座各位很多是瀋州工業的前輩,有些甚至是高科領域的領頭人。瀋州的工業歷史不用我在此贅述,但我們的存在就是為了讓老工業基地長出智慧芯。”
這位顧江南一出場就說了一口漂亮話,看他的座次也知道這次組織對他的重視程度,至少先前李墨曜就從沒得到過這樣的待遇,好幾次會議自己都是列席,唯有在眾誠廠的全息會議室裡自己有過一次充分的展示,但明顯級別不夠。
顧江南又繼續丟擲親和力:“其實剛剛主持人介紹裡少了一項,我曾在2009年在哈爾濱交流學習長達半年之久,這也是我東北情結的起源,創辦北方智科三年來,我們的員工中70%的工程師來自東三省的理工院校,2023年在大連與日韓同類企業聯合創辦了東北亞智慧高科創新中心,目前我們依託自主開發的‘長白雲’平臺,使用旗艦雪國s系統為東北多家歷史悠久的大型工廠服務,目前已經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果。讓老工業基地長出智慧新芽,是我們這代人的使命,我相信東北的冬天很冷,但我們的心是熱的,而我們的軟體不是冰冷的程式碼,而是有溫度的工具。”
這番話一出立時引來了自發的掌聲。儘管不是滋味兒,但李墨曜不得不承認,這位顧江南博士長得還是一表人才,尤其是他的氣質更是由內而外散發著自信,別的不說單憑這外表和談吐就足以贏得無數好感,甚至連自己也不例外。
不過李墨曜的腦子裡還是沒有這家企業和這個人的概念,如果誠如先前的介紹,那麼自己怎麼也不應該沒聽說過才對,最重要的是他口口聲聲說的自主研發讓李墨曜從肚子裡就開始肝顫。自家也不過借用了liair的平臺和聯手ass的人工智慧技術才取得今天這樣的影響力,這個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北方智科又是什麼時候取得這麼多成果的?
李墨曜的第一反應是排除了“騙子”這個概念,做高企,哪怕是技術不過關的高企都要經過多層考驗,至少執照驗資這方面不會有問題,誠如對方所言,三年前成立,剛好與工先鋒成立的時間差不多,那麼他們佈局北方,而不是經濟發達的南方,這就耐人尋味了。
按照懸疑小說的特點,這應該是一場提前三年的佈局了,但李墨曜不看懸疑小說,他不會想那麼深,只不過不代表他聞不到背後陰謀的味道。在沒有詳細資料之前,李墨曜不敢妄下定論。
接下來顧江南話鋒一轉,說道:“瀋州有打造高融合社群的土壤,我們希望這片土壤中開放出來的花朵,能綻放出最鮮豔的顏色,我們在推進工業智慧化的時候更要考慮其經濟和社會效益,工業智慧化了,可人走了,所以我們更應該考慮人的生存,否則智慧化的意義就沒有了,高融合社群恰好印證了這個時代該給老百姓什麼樣的生活,而這一切離不開網際網路,離不開人工智慧,離不開更先進的工業軟體和工業平臺,我們北方智科一直致力於打造一個高效統一的執行平臺,讓我們的工業運營更加集中化、數字化、清潔化和高效化……”
李墨曜有點兒後悔來參加這樣一個會了,如果有發言權的話,那他現在一定上去互懟。他的小心眼兒裡已經開始罵娘了,這傢伙把漂亮話全說了,要是這些話給自己說的話……
嗚嗚嗚……李墨曜都想流淚了,這個顧江南!回去後一定好好查查,看看到底是哪兒出錯了。
“……我是一個江南人,當江南的精緻遇到了北方的厚重,我們北方智科一定能在老工業基地的土壤上開出不懼嚴寒的鮮花!”
“嘩啦嘩啦……”
又是一陣掌聲,連負責分管的領導都止不住臉上激動的表情,好像振興老東北工業基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