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唯手熟爾(第1/2頁)
章節報錯
看得出來,年輕男人疲憊到了極點,但他一番擲地有聲的發言讓在場的專家和管理人員無法反駁。
鄒紋的眼裡放出光彩,是的,這個年輕人站在了一個高度之上。
技術和管理領域不是鄒紋的專長,但她也並非完全陌生,市場部繁而雜的工作恰恰鍛鍊了她接受駁雜資訊的能力,她能從繁複的資訊中分撿中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需要棄置的,她能提煉重點,從而得出正確結論,這次招標會一開始她就預感到最後能夠成功中標的就是這家規模並不算大的工先鋒。
當時從模糊的資訊裡鄒紋還無法給出確定的答案,可她相信直覺,有的時候直覺是敏銳的,這就是人與人工智慧的不同。
“你這麼說,是不是因為工先鋒不是搞人工智慧的,所以才突顯軟體的重要性?”另一位是盾研的採購部經理,也許是事已成定局,他的發言最少,此進卻來了精神。
看著兩位同事,鄒紋只覺得一陣的不舒服。
李墨曜強擠出一副笑容,說道:“軟體是解決問題的工具,人工智慧也一樣,如果強行加入不需要的工具,就有可能像“挑戰者”號上的固體火箭助推器上的密封o型橡膠環一樣。”
列入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美“挑戰者”號太空梭升空後爆炸》這篇文章在座的都非常熟悉,關於這次事故的原因也早就公之於眾,在場的人都不陌生,李墨曜用這個做比喻讓所有人為之一震,這個明顯是悲劇的比喻並不符合盾研新生產線智改的要求,但一時間他們又找不到足夠的理由反駁。
“不需要的工具……”鄒紋低聲喃喃自語……
深藍的技術專家們相對冷靜,在這場具體的方案磋商會里,他們只是提供資訊和技術的,但偏偏他們是對李墨曜這句話最為感同身受的一群人。技術人員相對比較務實,雖然他們沒有說話,但顯然是站在了李墨曜這一邊。
盾研的專案部經理有些焦躁,他推開手中的資料像自暴自棄一般宣洩道:“這樣一來我們也不用改了,用自己的東西就可以了,何必大費周章呢?”
採購部經理雖然沒有接茬,但也是把身子往椅背上一靠,一副洩了氣的樣子。
在場的管理者只有鄒紋一人了,而且她是被授予了全權代表一職的,此時她的話代表了盾研。當兩個同事的目光落在她身上的時候,她感受到了一絲的輕蔑與不屑。是的,提出儘快出臺聯合解決方案的是她,可最後的解決方案並沒有達到“智改”的要求,這等於是繞了一個大彎子,白折騰了。她生怕李墨曜下一句話就說,“盾構機這種大傢伙,還是回人工去吧。”
當然,鄒紋也不相信李墨曜會在這種場合下說出這麼誇張的話,可轉來轉去,“智轉數改”方案的結果達不到上級對盾研的要求,這就意味著他們失敗了。這樣的結果不要說姜總,就是整個滬上隧道集團都無法承受的。
這時,李墨曜就像救星一樣說出了下面的話:“各位完全不必如此,紅標頭檔案的要求只不過提出了一個宏觀的概念,具體的技術還是需要具體方案進行落實的,智轉數改不是說人工智慧一定要佔到主導作用,而是要找到機器人和人工智慧,人和資料之間的平衡點。”
越來越多的技術人員開始頻頻點頭。
鄒紋找到了下臺階,她揚起頭代表盾研發言:“我覺得這個思路很好,很正確!我們不能被自己的思維框架困死,所謂人工智慧主導不過是我們一廂情願的一個想法而已,先前的方案裡沒有一家達到我們自己制定的標準……”
這裡面鄒紋特意露掉了一句話,那就是還真有一家在方案裡達到了標準,那就是剛剛被撤銷了中標公告的澄海創屹。
專案部經理哼笑了一聲,也不知道是自嘲還是想通了什麼,自語道:“這麼一來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