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冀著家中的改變,李墨曜到超市挑了幾樣禮品後,坐上城市軌道交通向著家的方向駛去。

也許是天氣好轉的原因,舊小區改造又開始了。在李墨曜的記憶裡,進入21世紀後,這片小區已經不知道改造過多少次了,這次的工程量看起來很大,除了冒著黑煙的鋪路機“突突突”的直響,連那些舊日裡十幾年不曾更換過的人行道條石也被扒了下來。

小區裡到處堆砌著建材,高空作業的“蜘蛛人”也忙忙碌碌地爬上爬下。

李墨曜有感而發,記得去年南方某些城市已經開始使用機器人做這項工作了,也許是這片小區太舊,新裝置無法聯網。

當他走到家門口時愕然發現,原本通暢的道路上橫著剛剛裝好的電子抬杆,該不會是……

果不其然,家樓下聚起了一堆老頭兒,他們正吵吵嚷嚷的吼著什麼,豎起耳朵細聽,李墨曜的小心肝頓時顫了起來,那高亢的聲音不是自家老爹還能是誰?

“憑什麼?憑什麼圈起來就要收費!”

“就是,咱們都在這兒住了幾十年了,小區的車位從來都是誰占上是誰的,他們來了就收錢,堅決不交。”

“對!堅決不交!”

李墨曜沒有急著湊過去,看來是因為收費停車位的事惹得這一眾老爺子不高興了。

,!

小區裡每每有這樣的事家父就第一個衝出來,多年來的風雨讓他養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除了在自己的問題上,李墨曜還沒見父親向誰彎過腰,哪怕面對老賈廠長也只是適時機的表現出尊重。

舊小區改造的事李墨曜從沒聽家裡提過,看這工程進度想必是早就提上日程了,只可惜今年的天氣不好,就連瀋州也是連月的陰雨,這在從前是很不常見的。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盾研會把小盾構生產線看成是一等一的大事,這幾年的降雨量實在讓人膽寒,動不動就是剛下過一場百年不遇的大雨,然後又有一場重新整理了記錄,城市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商州的慘案不能再重演了。

雖然有點兒懼怕和老爹的直面接觸,但出於責任心,李墨曜覺得有必要了解一下始末。

“各位叔叔伯伯,出了什麼事兒?”

李墨曜好心的湊上去。

李泰沒料到兒子突然回來,先是一驚,然後沉默了。

張叔平時雖然看不慣李泰的所做所為,但在利益一致的情況下還是和大家一起站了出來,見到李墨曜回來,他好像見到了救星一樣,急不可耐的上前說道。

“說是舊小區改造,結果那些人上來就把小區圈起來,咱們的車不交費就不讓往裡停,你說說,有這麼不講理的嗎?”

“就是,他們沒來之前咱們停的好好的,憑什麼他們來了就收錢。”

看得出來,兩個老頭兒還是有很多擁躉的粉絲的。

就在李墨曜想進一步詢問細節的時候,一個非常不客氣的聲音提高了音量吼道:“沒你的事兒,該幹嘛幹嘛去!”

:()雲啟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