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李墨曜的談判技巧(第1/2頁)
章節報錯
“嗨,說笑了,什麼一代鴻儒呀,既然是戰略合作,那麼我們不妨把開場白更直接一些,僅此而已。”
李墨曜的謙虛並沒有讓智飛的兩位老總接受,就憑他脫口能背出飛機的資料還有對市場如此精準的分析就能看出來,人家是備過課來的。凡事就怕不認真,既然人家認真,那麼己方也要拿出百分之一百二的精力來啦。
“剛剛墨曜老弟談起飛機的資料,那麼有一點墨曜老弟只怕不知道吧……”
李鶴雲的話還沒說完,李墨曜就自信滿滿地打斷了對方的話:“電池。”
這下不僅是李鶴雲,連一直也沒怎麼參與話題的梁睿宇也瞪大了眼睛,電池是智飛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核心技術,是公司最嚴格保密的技術,難道他連這個也知道?
“我知道電池部是貴公司最引以為豪的核心技術,你們採用了方形疊片技術提高能量密度,採用三元材料提升綜合效能高和降低成本,只不過這些技術目前還算高階,但並非貴公司獨有。”
話音一落,連嶽揚也淡定不起來了,他下意識地去翻手機裡的資料,如果他沒記錯裡面根本沒提到核心技術一環,他是怎麼知道的?
如果不是這種場合,智飛的兩大高管幾乎要懷疑對方派人潛入自己公司了。
李墨曜微笑地擺擺手:“你們不用介意,剛剛說的話我來之前並不知道,是看了你們的飛機之後才發現的。”
看飛機?
這話他是怎麼說出來的?僅僅是看了一眼飛機的外觀就能知道電池採用了什麼技術?這話說給鬼聽吧,如果鬼能信的話。
李墨曜帶著些許炫耀的意思說道:“我知道你們不相信,但我說這些也是想告訴在座的各位,如今這個時代的技術發展已經不是大多數人可以想象的了,evtol不是什麼新東西,市面上的產品也不過老瓶裝新酒罷了,想取得市場優勢唯一能做的就是降成本,瘋狂的降成本,把一架幾百萬到上千萬不等的飛行汽車,降到真正的家用汽車水平,唯有此途才具備了搶佔並不富裕的市場份額,當下!刻不容緩。”
這已經不是做功課這麼簡單了,即使是該領域資深的專家也只能大略的預估未來發展前景如何,而李墨曜已經想到怎麼幹了。
“我公司與ass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後,公司的技術水平有了質的飛躍,今年已經到年底了,想要看到效果顯然是來不及了,但明年,也就是中國智造2025的元年將會突飛猛進,到時候兩位就能看到效果了。”
也許是李墨曜的自信太過十足,李鶴雲不由得跟著對方的思路走了,他問:“那麼我們該怎麼辦?”
“生產線。”
李墨曜言簡易賅,但絕對說到最關鍵的問題上了,李鶴雲的心臟彷彿被響鼓重錘敲了一記一般,有種如夢初醒的感覺。
……
……
飯是沒辦法一口一口吃了,無論是李鶴雲還是梁睿宇都迫切地想看看這個年輕的領頭人肚子裡到底還有多少貨,匆匆用過午餐後就直奔工廠而去。
工廠不在澄州市中心,這也是城市發展的應有之意,為高企特意規劃出來的自貿區有著典型的臨港特徵,這並不奇怪,滬上臨港作為全國首個自貿區本身就起著示範作用,全國各地的自貿區基本都按照臨港模式規劃藍本,所以如果不仔細看很難發現各地域的特色。
如李鶴雲先前介紹的那樣,智飛的規劃的確很小,廠房只有一間,辦公場所和廠房是一體的,員工也只有八十多人。
李墨曜和嶽揚到來時,李鶴雲還組織了公司的高管和技術人員與他們見了一面,接下來就直接到了工作現場。
面積只有四百來平的小廠房自然不可能有一條完整的生產線等在那裡,況且航空器的特殊結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