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機場的事就不由李墨曜操心了,而且他也不想與江瑜然有工作以外的其它關係,他並非木訥與呆滯,有些時候意外流露出來的男女間的情愫甚至讓他有些擔心。江瑜然也很識趣的與他保持在了一定範圍之內。

大多數成年人都會肯定,男女之間沒有絕對的友情。這句話李墨曜並不贊同,但他現在又有點想贊同了,遇到這樣的情況,保持距離是最理性的做法,最近他與江瑜然的距離有些過近了,這一點lisa看得清清楚楚,甚至比李墨曜覺察得還要早,但lisa未必是因為這樣的理由才把李墨曜拒之門外的。

從感情因素上講,李墨曜與lisa是那種無論性格還是生活方式都很難相融的人,哪怕他們有同樣的理想和同樣的價值觀,也許正是因為太過相似才導致他們無法走到一起,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著自己的絕對領域,沒有人希望每天像對著鏡子一樣去面對另一半,這一點李墨曜也有所猶豫,不然他早把自己燃成一團火了。

再理智的人也有失控的時候,可惜這個失控的時間節點不對,就像一臺精密的機器,前面的齒輪沒咬合緊,到了後面就傳遞出災難性的後果……

尚品對工先鋒瀋州公司的“簡樸”感到意外,印象裡的科技公司哪個不是登堂入室,哪有像這般一樣縮在住宅區裡的?而且裝置沒有幾臺,人員只有兩個……

“你這也太……”

李墨曜尷尬地解釋道:“公司才剛成立,還沒來得及開始佈局,從滬上招人倒是容易,可一聽要來瀋州大多數人都表示放棄。”

尚品不服:“瀋州怎麼了?瀋州的工業發展有目共睹,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依舊當得起龍頭的地位。”

最近有點兒瞭解尚高工的性格了,李墨曜知道要就著一個問題糾纏下去,肯定會論起來個沒完,好在他不是一個純純的技術男。

“您在研究機構,而我們是企業,企業的員工更實際一些……”

話也只能說這麼多,再多就牽扯社會、經濟、地域、文化等多個領域了,這不是他們今天的主題。

“尚高工好,久聞大名,您的《數字孿生技術中高精度建模與模擬的關鍵技術研究》這篇論文我讀過很多遍,受益良多,這次能來我們工先鋒科技指導工作,相信我們一定會得到更大的啟示。”

嶽揚透過影片與尚品打招呼,他說的好像很到位,其實什麼“久聞”“久仰”之類的都是從網路上檢索來的資訊,但這並不能掩飾其真誠。嶽揚對李墨曜的轉變表示認可。既然正面打不過,那不如試試迂迴策略,但李墨曜並不認為這是迂迴,而是要從深度上挖掘工先鋒的潛力,從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

遺憾的是嶽揚並不認為這是一條可取之路,畢竟以工先鋒的實力還不足以完成這麼大規模的開發,要錢有錢,要技術有技術的大公司都做不到的事,工先鋒能嗎?

尚品對嶽揚的恭維還是很開心的,他笑呵呵的謙虛了一番後說:“理論我們有,實踐就困難得多,如果工先鋒能紮下心去做這件事,將來國產工業軟體領域必然立在尖端之位。”

困難?那是困難嗎?工先鋒規模不足百人,資產不超過一千萬,儘管業務量在增加,但僅靠經營收入去填補開發的資金空白是不可能的,市是最好的手段,如果公司上市了,那資金問題就解決了,但現在上市儼然成了一件撲朔迷離的事,更確切的說是鏡中花。這個時候再去奢望上市,那就只能靠地藏菩薩去保佑了。

尚品規劃的方向沒問題,但怎麼做就成了大麻煩,不做?工先鋒提早出局,做?資金鍊斷裂,還是出局。幾個人線上線下談了好久,其間工先鋒的把家底都亮出來給尚高工看了,但似乎並沒有一條兩全其美的路。

尚品似乎有些失望,在他看來年輕人的團隊不應該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