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前奏(第2/2頁)
章節報錯
來的路上,只要不是在飛機上他就開始操作手機遙控指揮,但“簡單、快捷、高效”才是工先鋒的企業文化。
作為一名合格的帶頭人,企業文化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在長期工作中磨合出來的,工先鋒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從昨天開始,眾誠的各種資料就已經匯聚在李墨曜的資料庫裡了。
昨晚與老爸長談,雖然資訊很零星細碎,但卻得到了很多網上查不到的細節。這是李墨曜記憶裡與父親談話時間最長的一次,中間沒有一次爭吵,沒有一次意見分歧,第一次沒有主觀植入而進行了一場客觀對話。雖然趕了一天路,但一覺醒來卻感到格外的輕快。
眾誠進行智慧化改造的困難有很多,除去技術因素,最大的難點來自於兩個上級管理部門——工信局和國資委。
眾誠的股份結構決定了它的發展身不由己,不可能做到自由主導市場,智慧化轉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包括購買智慧化裝置、軟體平臺開發及部署、員工培訓等。對於規模較小、資金有限的傳統機械加工廠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更何況眾誠的新廠資金只籌集到40,後續資金缺口很大。眾誠的市場融資能力有限,而且兩大部門還有一定的政策制約,在企業改制過程中,如果企業未能充分利用工信局提供的政策指導、技術支援等服務,可能會影響改制的順利進行。
最重要的,也就是具體條款。中國智造2025的目標在即,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政府都出臺了相應的智慧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根據各地區現狀差異的不同,各地區的要求差異很大。瀋州這塊老工業基地在經歷了十幾年的動盪後一直沒緩過氣來,期間經歷了多起大的改制,但效果不明顯。在幾十年的計劃經濟影響下,摸著石頭過河的思路在瀋州顯示出了水土不服的狀態。對本土企業智慧化改造有一定扶持,但資金方面就乏陳可善,僅有的一點兒錢還要緊著諸如深藍這種名片式企業用。眾誠?想都不要想。
辦法也不是沒有,參考臨港。在企業“智改數轉”的今天,傳統的管理模式是一定會修訂的。
瀋州高新區使用的就是臨港模式,政策會更加靈活,這就要看眾誠的公關能力了。看過眾誠的合作意向書後,李墨曜認為這一點基本可以不用他考慮,如果賈銘章連這點都沒考慮到,那他就不用當這個公司的掌舵人了。
幕布已經拉開,前奏已經響起,看著電腦上的資料資料,李墨曜心裡越來越明朗。
“嗯,有底了。”
:()雲啟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