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曜的手指不停的點著滑鼠,龐大繁複的圖紙讓他驚歎於盾構機這種大國重器的可怕,這可真不是一般國家能搞出來的東西,沒有強大的國力做基礎不要說製造,就是用起來都很麻煩,無怪乎我國為此困擾了三十幾年,當年的條件下硬是靠著自力更生打破了國外的壟斷,硬生生的闖出一條路。

驚歎之餘,他還感到自豪。

記得前一段時間參加一個智慧產業論壇時聽到過這樣的觀點,以2030年為基點,下一個10年是面向智慧經濟時代,構建新基建大底座的10年。現在看來這個10年這個數字過於保守了,奠基高質量發展底盤根本不用了10年。

難得的在公司認真工作未免不是一種幸福,本來只是短期回滬,沒想到被各種各樣的事一直耽誤到現在,奇怪的是瀋州那邊似乎也沒有什麼大麻煩,這恐怕不單單是賈銘章的體諒,那個小丁的工作能力也值得肯定,回去後找他談談,考慮一下升職加薪。

公司要做大,首先就要擴充規模,人數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利益於雲服務,工先鋒不必像早期網際網路企業一樣透過不斷堆算力來擴大規模,但眼下是時候讓sw以一種更便捷的方式出現在使用者面前了。

“對!馬上做!”

嶽揚在外間,絲毫不掩飾自己的急迫,聽到了員工和他爭執,而嶽揚毫不客氣地回懟道:“現在的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客戶手中只需要逛一趟菜市場的時間,你們跟我說太快?我還嫌太慢呢。”

嶽揚果然比自己更適合管理員工,只要他發脾氣,員工大氣兒也不敢出,不像自己,有的時候還要被員工回懟幾句。

不過,做自己擅長的事就好了。

“你剛才在喊什麼呢?”李墨曜悄悄走到嶽揚的辦公室問。

嶽揚仍然在埋頭工作,頭也不抬地說:“sw的app做的一塌糊塗,別說是客戶了,就是我都得研究半天,他們還跟我說什麼剛剛實驗成功,推出市場的時機還不成熟,我……”

嶽揚忍著沒罵出髒字。

“那個app啊,實在不行就別讓他們費勁了。”

“哦?”嶽揚終於抬頭正眼看老搭檔了,那表情好像在問你是不是瘋了?

“柯總給我發資訊了,我想試試能不能運用ass的大模型。”

嶽揚的腦子好像一下子被點開了,他靈機一動差點兒跳起來:“ass那邊有希望啦?”

李墨曜點點頭:“應該差不多了,只不過具體問題還沒談。”

“我也去。”

“最好不要,我們公司現在一個蘿蔔一個坑,最近手頭的活兒實在太多,你還是盯著點兒吧。”

嶽揚有些怏怏,接下來,李墨曜徹底把他打到谷底:“別忘了牛排啊。”

“你……”

嶽揚臉黑。

太平洋彼岸丟下了一顆原子彈,ai大模型卻在另一頭遍地開花,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擁有不下一百餘個大模型已在各個領域引領風騷。工業領域中的表現尤為搶眼。最佳化生產流程、預測裝置故障、提高生產效率方面起到的作用已經很明顯了。雖說李墨曜在昨天敲定方案時否定了人工智慧的主導地位,但不能否定的是人工智慧、機器人與工業軟體密不可分,一個好的垂直領域大模型絕對能夠帶來質的飛躍。

這是李墨曜第二次走進ass公司,上一次他是帶著希望而來,乘著敗興而歸,這一次他有了底氣。

“喲,李總來得早呀。”

柯靜曼一襲素衣,不像在晚宴時那樣打扮得很正式,她很隨興地穿著軟底鞋迎上來,並且親手給李墨曜沏了一壺茶。

“李總稍等,江倫還在實驗室裡沒出來。”

“這樣啊。”

李墨曜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