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東北文化(第2/2頁)
章節報錯
,面對突如其來的情況,加上這拿捏準確的肢體語言讓顧江南的臉上露出不自然的表情,而他現在正被幾十雙目光注視著。
李墨曜放慢語速,一開始近乎是一字一頓地說道:“可我——從未聽過!”
這下,安靜的會場忽然傳來一陣陣的私語聲。
李墨曜與還未坐下的謝嚮明對視一眼,做了個信心十足的表情後侃侃而談:“我工先鋒成立三年,先後與鼎途重工、民飛製造、滬上盾研等多家重型和尖端大企合作,應用臨港智慧未來(liair)的通用工業平臺,更是與ass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利用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才把sw通用工業軟體系統發展到第三代,這才有了操作高融合社群的底氣,可貴公司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盯上這個專案的呢?當然,我不是說貴公司的資質是偽造的,但從創業前到現在,這樣的業界交流會我參加過不下百場,卻對北方智科聞所未聞,哪怕低調也不是這樣的低調法吧。”
顧江南的臉色已經十分不好看了,再讓對方說下去恐怕要漲成豬肝色了,他抬抬手剛要張嘴,卻被李墨曜後面更犀利的話給懟了回去。
,!
“剛剛顧總說的話漂亮,尤其是軟體的溫度那句,我聽了簡直要鼓掌,但顧總似乎把什麼都說了,偏偏最重要的兩點沒有說,一是高融合社群的概念,二是貴公司的技術水平。面對謝董事長的時候您那番話真是精美,美到就像一臺精密的仿生機器人,機器人雖然好看,但對業內人士來要看的不是它的外表,而是其背後是否有海量資料支撐,簡單地說就是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需要多少萬臺伺服器。”
顧江南似乎也覺得自己剛剛失態得太明顯了,於是努力換上了一開始那副神態,一副任君由說的模樣,又飄飄地向另一偏挺起胸膛,完全是一副不在乎的模樣,甚至還露出戲謔的表情。
不過,李墨曜也不在乎他換成什麼模樣,現在是他的舞臺,他可以盡情表演了。
“我在外面的時候聽到一個笑談,人們都說東北人對五險一金有執念,我想這種執念不應該是貶義,而是從新中國歷史上傳承下來的一體制的遺風。我們實行的是‘單位制’,工人與工廠的關係是一體的,工人一旦進入工廠通常意味著終身就業,而工廠也為工人提供從搖籃到墳墓的終身保障。這看似落後的生產關係卻培養了一個時代的情感紐結,集體榮譽感、代際傳承、集體為中心,也讓過去的工人隊伍保持著高度的紀律與服從性。如今這一代情感紐結已經變了東北文化的象徵,我們除了追思與祭奠能否在這種文化基礎上生長出新的藤蔓和枝條呢?高融合社群就是基於這種東北工業文化而誕生的嶄新融合理念,技術是手段,而非核心!”
在場的人裡也許只有賈銘章與謝嚮明聽過李墨曜的這番高談闊論,他們兩人最初不約而同的表現出厭惡情緒,但時隔日久又品味出個中味道來,今番再次聽到李墨曜激情的演講,尤其是最後那句擲地有聲的話。
“技術是手段,而非核心!”
:()雲啟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