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

雖然回來之前想過無數次父親形容枯槁的樣子,但看到他失魂落魄的樣子,李墨曜覺察到這是第一次看見父親的軟弱,是在自己面前的。擊垮父親的不是自己的執拗和驕傲,而是那些陳年往事。即使那些年他還小,但也深切感覺到了變化。

小時候家裡並不窮,因為爺爺的緣故還頗受重視,逢年過節來看望的不只有親戚朋友,還有爺爺單位的領導,雖然至今仍說不上爺爺是什麼級別,但在當時工程師這個職業是非常有地位的。家裡人幾乎都是工人,曾經其樂融融。忘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家裡的氣氛開始變了,小男孩兒偶爾的頑皮被視為頑劣,父母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了,直到有一天他看見母親哀聲嘆氣地走進門,那一天無論他怎麼討好都無法從母親的臉上看到笑容。

精機一雙職工的家庭很多,而這種情緒似乎會傳染,李墨曜只記得那段時間裡小朋友們捱打的次數增多了,平時無論多麼頑劣的孩子那段時間都老老實實的,哪怕明知道看不進去書本也要裝出一副認真學習的樣子。

李墨曜不用裝,他從小學習就好,經常考雙百,然而這樣的成績也不能讓父母滿意了。

“怎麼只考這點分數?”

看著一張74分的語文試卷,母親劈頭蓋臉就罵。

李墨曜覺得委屈,開口解釋說這只是小測驗,沒考作文,實際只丟了一分,然而就這一分也沒得來表揚,家裡的氣氛仍是悶悶不樂。

端午節將至,母親嘆著氣去廚房包粽子,雖然每年都會包粽子,但今天的份有點兒多,足足包了一大盆,那可是家裡最大的洗衣盆,有點古樸,小時候李墨曜還用它來洗澡,不知那盆粽子有多沉,不知母親煮了多少鍋才全煮完,隨後他看見母親端著接近一個女人體力極限的大盆出了門。後來他才知道,母親是推車出去賣粽子了。

家裡沒人做生意,隱約的他也知道廠裡開不出工資了,當時的父親還沒有跑外,只記得每天都會回來很晚。時年爺爺已逝,奶奶沒有退休金,李墨曜更沒有零花錢。

那晚父母都回來很晚,母親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時,李墨曜的肚子早已咕咕作響,當晚的飯是粽子,李墨曜看著幾乎是原封不動的粽子被母親端回來時,他聽到了母親的哽咽聲。

那時他只是個小學生,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家裡的狀況應該是很艱難的。市裡調整了企業職工的工資標準,標準雖然提升了,但廠裡沒有錢,經常一拖欠就是三四個月。乖巧的自己學習越來越用心,只是仍然換不回來父母的笑容。

父親是接近倒閉前才展露才華的,也許正應那句話,時勢造英雄,一個車間裡的工人展示出了出色的業務溝通能力,三年來為廠裡要回了接近四百萬的欠款,這些錢固然緩解了廠裡的燃眉之急,然而對精機一這樣的大型企業而言是杯水車薪。父親仍然無怨無悔的忙碌的,那些年他在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挽救這個老企業,工廠是他們的情懷,是那一代人的夢。

這個夢……還沒有醒嗎?

父子間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衝突以雙方的沉默而告終,那一夜李墨曜睡不著。

該扔的東西早就該扔掉,無論這個夢做多久精機一都不會回來了,歷史的車輪滾滾,誰又能攔得住呢?

後來的日子仍是艱難的,這種艱難一直持續到李墨曜考上大學,那時父親已經拉起一幫老同事建了小廠,租賃的就是精機一的舊廠房,靠著給大公司做零件加工,家裡的條件越來越好,可以說沒有父親這一手,李墨曜是不可能安心讀書的,更不可能出國留學。然而小廠終究是小廠,想重現精機一當年的輝煌是不可能的,後來眾誠做大,基本兼併了精機一原有廠工的三分之二,也許從小廠倒閉那天開始,父親就又重新做夢了,他把夢想寄託到眾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