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頭是教計算機的,和父親的辦公室門對著門,來自德國東部的包岑,一嘴標準的德國英語發音。老頭很喜歡和年輕人聊天,每次去洪濤都會和他聊上一會兒,除了計算機問題之外,什麼都說。以洪濤這張破嘴,他不僅和中國人貧,外國人更不會放過。德國老頭的德式英語就是他最好的調笑作料,沒想到今天居然用上了。
“有有有……您是要俄語的還是英語的?”屋子裡有兩個中年人,一男一女,聽到洪濤的話,女人眨巴著眼睛不知所云,男人倒是反應挺快,但他對洪濤這番打扮有點意外,一邊說一邊仔細的打量著洪濤,估計是想搞清楚這位到底是老外啊還是中國人。
“英文……英文!我……波蘭……科爾波維奇,羽絨服,大號!”洪濤心裡也是崩崩直跳,裝中國人自己還能雲山霧罩胡侃一番,可是裝外國人這還是頭一次啊,尤其是在這些見多識廣的倒爺面前,不知道能不能奏效。反正縮頭也是一刀、伸頭還是一刀,豁出去了,露餡就露餡吧,憑自己這副身板,跑起來他們不一定能追上。
“英文是吧?一小時,一百塊……一個小時!”男人差不多聽懂了,立刻拿出一張報價單,指著上面的英文、俄文條目,開始給洪濤報價。
一看男人沒太懷疑自己的身份,洪濤覺得應該是德國教授丈母孃家的波蘭姓氏管用了,這裡的國際倒爺俄羅斯、烏克蘭、白俄、土耳其的居多,波蘭倒爺估計沒幾個,他們恐怕也沒見過幾次。誰說長得像中國人就不能是波蘭人啊,東歐有些人長得和中國人差別並不大,不仔細看根本分辨不出來,自己也不會給他們分辨的機會,帽子和眼鏡堅決不能摘。
“我……沒有錢,只有這個……”為了裝的更像點,洪濤拿出一張百元美鈔,示意自己並沒看懂紙上的價格是人民幣。
“三十分鐘……翻譯到這裡,三十分鐘……”男人一看到綠油油的美鈔,眼睛都笑沒了。一小時一百人民幣,這是雅寶路請翻譯的官價兒,只有頭一次來中國的各種毛子才會以為是一小時一百美元。
這錢不賺白不賺啊,雅寶路上的中國商人恐怕是最不怕外國人也最喜歡坑外國人的一批中國人了。要是讓他們去當國際貿易部門的領導,保證能把外國人坑出屎來,絕對不會簽下那麼多吃虧上當的破合同,也不會找藉口說這是摸著石頭過河。只有不花自己錢的人才會用這麼不要臉的理由推脫責任,這裡的生意人沒有石頭可摸,但照樣過河。
洪濤真的要找翻譯嗎?找個翻譯幹嘛用?答案是肯定的,他是真的想用一百美元僱一名翻譯。只不過不是僱來用,而是用來當槍使,讓翻譯去給自己尋找另一種外匯販子,就是那些在雅寶路里開店的商戶。
雅寶路里的商戶們,可以說人人都是外匯販子,對於這些常年從事外貿生意的人來講,美元這種國際硬通貨是必不可少的。不過他們為了安全起見,從來不和外人隨便交易,尤其是中國人,生怕會牽連到自己的生意安全。換外幣只是他們捎帶手做的小買賣,因小失大就不划算了。
要想和他們兌換外幣,洪濤自己去是沒希望的,進屋就得被轟出來。不過洪濤知道這裡有一種很特殊的職業應該可以獲得這些商戶們的信任,那就是翻譯。
這條街別看不長,但它恐怕是全國俄語人才最集中的地方了,同時也不會缺少英語人才。這些翻譯並不是國家派遣的,百分百全是來這裡幹私活的,來源也五花八門,有學校的老師、有在京的留學生、還有外國駐京的工作人員。
他們利用閒暇時間到這裡來為國際倒爺當翻譯,並充當這些外國人與當地商戶之間的聯絡紐帶。所以每個翻譯都有他熟悉的商戶,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