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地的建設相比在阿拉斯加更要麻煩,首先是位置,不能離礦場太遠,同時又要保證安全。

澳大利亞可是有很多毒蛇的,加上沙暴和山火,總之很麻煩。

但萊斯總歸還是有些經驗,很快他就安排人推平了一片區域,這裡的住房就不能用那種集裝箱了。

這裡的天氣太過炎熱,集裝箱那種環境就是一個蒸籠,索幸這裡有那種簡單的自制房出售。

只需要訂購過來就行了,萊斯也是採購了一批。

這並不虧,現在的礦場規模足夠他們開採幾年,這裡完全可以當成永久營地,不需要搬運。

另外就是生活物資了,這些也是需要大批次採購的,同時還要準備一個倉庫。

這些忙活下來,工作還沒開始,萊斯就已經被這些前期工作給累麻了。

在阿拉斯加哪有這麼麻煩。

沒辦法,環境不同,他們也不能將阿拉斯加那一套照搬過來。

經歷了兩週的忙活後,一座簡單的營地就成型了,裡面包括住宿,食堂,倉庫運輸等。

而這時候,也開始有人來應聘了。

萊斯先是檢查了一下他們的駕駛技能,在確定沒有問題後,就讓他們入職了。

“沒想到,這裡的員工這麼好找。”看著逐漸壯大的隊伍,萊斯感慨一聲。

“當然,這裡用的可是正式制度。”多利說道。

可在阿拉斯加他們那種方式不同,這裡的招牌必須要有正規的手續和流程。

比如什麼工位,時薪是多少,有沒有節假日,福利有什麼。

像普通的卡車司機時薪在45澳幣每小時,不算加班,而挖掘機、推土機和裝載機這種就相對要高。

一般都是在50-60澳幣每小時。

聽到這話,萊斯也是的好奇的看了眼招牌的資訊。

“時薪55澳幣每小時,一天按十二小時來算,見鬼,這月薪都快一萬五千美刀了!”萊斯感慨一聲。

“沒辦法,澳洲的時薪就是這樣。”多利說道。

既然要走向正規,那麼所有的一切都要趨於正規化,好在這方面是艾琳達在幫他打理。

她負責財務和人事這方面。

“要是這樣的話,你在員工上的開支可不少。”萊斯說道。

六臺卡車,按照一萬美元的月薪算,那一個月就是六萬,那麼全年就達到了恐怖七十二萬美元。

再算上挖掘機和裝載機以及推土機,這都快兩百萬美元了。

這還不算其他的方面的支出!

“艾琳達幫我算過了,按照我們在阿拉斯加生產的模式話,全年大概需要支出近五百萬美元。”

多利聳了聳肩。

“這可比在阿拉斯加人工貴多了。”萊斯嘀咕一聲。

“沒辦法,澳大利亞的人口太少了。”

市場的價格是由環境決定的,澳大利亞地廣人稀,人口本來就少,加上惡劣的環境,也只有高薪水才能招聘到人。

多利不由得想到華國,相比之下,他才發覺那邊的工資是真的低。

但即使這樣,這種正規下模式的開銷,也遠比多利之前的那種方式划算的多。

要知道,他在魔鬼礦場的分成就花走了三百多萬!

這還是隻是他們工作三個月的收穫!

而用這種正規的模式,雖然看上去支出高,但這算的可是全年的啊!

等於,他用和之前礦場差不多的支出,換取了一整年的勞動權,這筆買賣怎算都划算!

“不過,現在礦場的人比較複雜,你要注意一點了。”多利看著萊斯提醒一聲。

澳大利亞的正規招工可是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