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一會後,多利還是搖了搖頭。

如果他只有這麼一座金礦的話,那他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第二種,快速挖走地下的黃金。

雖然會損失一筆利益,但能最快速度的擴充自己的黃金點。

但問題是他在阿拉斯加還有一座啊,一旦將所有資金都投入到這裡,阿拉斯加的金礦就不知道要耽誤到什麼時候。

“那就剩第三種,礦洞開採,透過側面打洞的方式進行作業。”

“這種模式,相對傳統的礦井開採效率相對較高,而且根據礦洞的情況,也可以安排機械作業。”

這其實就也是國內大多數金礦的開採模式,這種開採方法也是他最擅長的。

但就是有些複雜,和礦井一樣,需要注意的地方太多了。

這下,多利沒有別的選擇,就目前而言只有這個了。

很快,李天明就詳細的給他說明了一下計劃。

首先,他計劃是在一號礦脈入口的地方,直接清理出一片平層,這需要移除數十米的土層。

不是為了省事,而是根據這裡的地質情況,找到合適的岩層入手。

礦洞沒選好岩層,那麼到最後就是塌方。

所以,怎麼選擇合適的岩層和位置,就是很講究的。

選擇好合適的礦洞位置後,就是打洞了,這個需要利用爆破和各種機械裝置的配合。

多利和萊斯聽著點了點頭,這個計劃他們很滿意。

接下來就按照計劃購買相應的裝置了,因為是礦洞模式,所以需要的裝置要求不高。

他們不需要買那種大型的礦卡,一般的卡車就足夠了,然後就是裝載機,這個是必須的。

在招聘人才這塊,多利和萊斯可謂是花費了很多心思。

他不想淘金,只要會開一些基本的裝置就行,硬巖金礦開採不同,它需要很多證件。

比如爆破資格證,沒有這個證件,你就不能安排人進行爆破。

另外像什麼安全員,也是必須的。

好在這些有錢都能辦到,很快一支小型的施工隊就被組建起來了。

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立馬就可以進行開採。

他們還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培訓,確認合格後才能進行安全作業。

值得一提的是,萊斯也拿到了一個職位,他跟在礦場管理人旁邊,擔任一個助理的工作,協助他進行礦場的各項安排。

別看,只是一個管理,但金礦的要求可比淘金隊伍嚴格的多,任何一絲失誤都有可能導致人員傷亡!

然後,也就是最關鍵的黃金提取工廠了。

前面的都只是為了從地下挖出含金礦,這和淘金不同,硬巖金礦的黃金是附著在石頭上。

而提取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為了工廠的選擇,多利也是前往了許多製造商那。

在那他見識到硬巖金礦各種的提取裝置。

澳大利亞金礦產業豐富,因此也誕生了許多機械製造廠商。

他們今天參觀的一個就是,當地最大的黃金裝置製造廠商。

對於他們種客戶,廠商往往都非常的熱情。

他們開始向多利介紹他們的產品。

“這是破碎機,開採出含金岩石會被投入到這裡進行破碎,根據礦場對岩石的處理需求,我們有不同的型號。”

“接下來球磨機,將破碎後的岩石進一步粉碎,透過混合水,形成泥漿,方便後續的處理。”

“最後的處理,有很多種方式,通常用的是浮選法,這種裝置適應於一些小型礦場,對礦石的處理需求不大,成本也相對較低。”

多利搖了搖頭,火焰山金礦雖然不大,但開採方式註定礦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