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晨曦,金輝灑落,萬物在這溫柔的撫摸下甦醒。我享受著這寧靜而豐饒的早晨,品嚐過巴音大媽為我們精心準備的早餐後,心懷一個決定,向巴音大爺表達了我的願望:“大爺,我想再多留幾日,一則想觀察牛群的健康狀況,確保它們安然無恙;二則想與王鑫一同修繕您的住所,讓它煥發新的生機與溫暖。”巴音大爺聽後,眼中閃過一抹欣喜的光芒,連連點頭稱讚:“賽,賽,什個騰節老,賽!”

我與王鑫跨上駿馬,懷揣著對草原的熱愛與好奇,朝著昨日牛群悠然吃草的方向馳騁而去。春風拂過臉頰,帶來泥土的芬芳和草地的清新,我們彷彿融入了這片廣袤的天地。王鑫興致勃勃地向我講述著他在草原上的所見所聞,特別是巴音大爺傳授給他的放牛知識。

“你知道嗎?在這片草原上,牧牛不僅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種生活的藝術。”王鑫的眼神中透露出對草原的敬畏與熱愛,“在水草豐茂的季節,牧牛人幾乎可以盡享悠閒與自在。然而,每當冬季和春季來臨,便是對我們牧牛技藝的考驗。”

他繼續解釋道:“春季,新草尚未長出,牛群經過冬季的消耗,體質明顯下滑。與羊和馬不同,牛吃草的方式獨特,它們用舌頭卷著草吃。若草長得不夠高,牛吃起來便異常困難。因此,春季的牛總是焦躁不安,四處奔走,尋找那一抹嫩綠的草尖。”

“牛跑一趟,一天白放。”王鑫感嘆道,“這句諺語道出了春季牧牛的艱辛。若放牧地和飲水地之間過於遙遠,牛群雖能吃飽,但飲水需長途奔跑卻會讓它們日漸消瘦。因此,在放牛時,我們需要格外留心,不讓牛群狂奔。採食時,更要攔牛緩進,確保它們能夠悠然自得地享受美食,且牧牛的草場一定要選擇在離水源最近的地點。”

我們一邊聊著,一邊觀察著牛群的動態。果然,正如王鑫所說,牛群在尋找嫩草的過程中顯得有些焦躁不安。我們趕緊策馬,開始引導牛群到草長得相對好的地方。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需要耐心和細心,更需要對草原和牛群的深入瞭解。

“要想牛的體質好,飲水不可少。”王鑫繼續向我傳授著牧牛的知識,“牛兒不患病,飲水不能停”。牛若缺水,會導致反芻緩慢、瘤胃積食、前胃弛緩、瓣胃阻塞等疾病。因此,每天必須保證給牛喝足水。

聽著王鑫的講解,我深感放牛的學問之深。它不僅涉及到對草原生態的瞭解,更需要對牛群習性和健康狀況的細心觀察與照料。在這片廣袤的草原上,每一個牧牛人都是一位生活的大師,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譜寫著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篇章。

幾天來,我們在放牛期間,抽空與巴音大爺一起修繕了住所。對這些泥瓦活兒,我和王鑫並不陌生,在城裡,我們這些家庭生活較困難人家的孩子,有能力的都要在假期中打工,為家裡添補些收入。我和王鑫常常在工程隊打工,乾的就是這些泥瓦活兒。所以,修繕房子對我倆來說是輕車熟路。

當我即將離開的那一刻,巴音夫婦望著嶄新房子,熱淚盈眶。拉著我和王鑫的手,再一次地說;“賽,賽。什個騰節老,賽。”

我依依不捨不得告別了白音夫婦。我和王鑫騎馬並肩而行,我打趣到,“胖子,你這幾天遇到什麼仙啦,竟然變成一個畜牧專家和語言大師。王鑫拍了拍書包中藏著的鞋墊,詭秘地一笑,催馬揚鞭,向一頭將要離群的花牛跑去。並高聲喊道:

“組長,我不會退縮,更不會放棄”!

我望著遠去的王鑫,搖了搖頭,掏出了‘地圖’確定了目的地。策馬飛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