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卻承擔起了餵養和照顧這匹小馬駒的重任。每天,她用稚嫩的小手將牛奶或羊奶餵養給高依莫勒,用她純真的笑容陪伴著它成長。

隨著時間的推移,斯琴九歲了,能騎馬牧羊。而高依莫勒也從一匹小馬駒長成了一匹高大漂亮的駿馬。大隊就把高依莫勒分配給了我們家,成為了斯琴的牧羊馬。它的身姿矯健,步履輕盈,每一次奔跑都彷彿是在與風共舞。

高依莫勒成為了斯琴最得力的助手。它陪伴著斯琴度過了無數個日夜,無論是風和日麗還是狂風暴雨,它都堅守在斯琴的身邊,守護著她的安全。而斯琴也深深地依賴著高依莫勒,她相信這匹駿馬能夠帶給她力量和勇氣。

在斯琴十三歲那一年,發生了一件讓我們都難以忘懷的事情。那天,草原上突然颳起了罕見的暴風雪。能見度低到了極點,風吼如狼,雪舞如鬼。我和阿媽焦急地等待著,生怕高依莫勒在風雪中迷失方向。

就在我們幾乎要失去希望的時候,高依莫勒出現了。它渾身結滿了冰凌,但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它載著斯琴,穿越風雪,安全地回到了家。那一刻,我們都深深地被高依莫勒的忠誠和勇敢所感動。

連長說到這裡,眼中閃爍著淚光。他輕輕地端起茶碗慢慢地品嚐著,彷彿在回憶著那段與馬共度的時光。我聽著連長的講述,心中也湧起了一股難以言說的情感。停頓了片刻,連長接著說,也就是這一年,上級給我們大隊分配來一批知識青年,大隊給我們家分配來倆名姑娘,一名叫王丹陽,一名叫陶玉蓉,讓她倆在我家接受再教育,學習牧羊。城裡的人就是和我們不一樣。當麼內見到王丹陽和陶玉蓉,心中湧起了前所未有的情感。她們的到來,彷彿給我們這片土地和我們的家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王丹陽,個子不高,中等體格,略顯瘦削,她的膚色如玉脂一般,兩隻眼睛彷彿會說話似的,每當她注視著我,我都會感到心跳加速,臉頰發紅。她那兩個深深的酒窩更是增添了幾分可愛與親切,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她。

我們這裡,也有許多美麗的姑娘,我在城裡上中學時也見過許多漂亮的女生。但像王丹陽這樣的女孩,我還是第一次見。她的到來,讓我的內心世界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似乎對王丹陽產生了愛幕之心。

她們的到來,阿媽和斯琴都非常高興,阿媽說,毛主席給她送來兩個‘呼恩’(胡恩,蒙語,姑娘),她把王丹陽叫託婭,陶玉蓉叫莎娜。

她們的到來,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歡笑和快樂,也帶來了許多新鮮的事物。我們彼此開始學習對方的語言,我們的交流越來越通暢,越來越自然。我們學習她們的衣著裝扮,學習她們講究衛生的習慣。尤其是斯琴每天洗完臉總要抹上點王丹陽送給的雪花糕。使得整個蒙古包裡香氣溢人。她們教斯琴做城裡人愛吃的飯菜。閒遐時給我們講城裡的故事,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我們相處得如同一家人一般,彼此關心、彼此照顧。陶玉蓉比麼內大十五天,麼內叫她陶姐姐。她同樣長的很美麗,尤其是那大大的眼晴,長長的眼毛,更是招人喜愛,她一說話就臉紅,就象草原上綻放的花朵,我家有了這三位美麗姑娘,不僅使得我家蓬蓽生輝,而且來我家走仿的人絡繹不絕。尤其是我們那些年青的馬倌恨不得住在我家。

王丹陽和陶玉蓉天生聰明,很快學會了騎馬牧羊。大隊給我家又配了兩匹牧羊馬,為了安全,斯琴把她心愛的高依莫勒讓給了王丹陽,阿媽把賠伴了她八年的賽罕莫勒讓給陶玉蓉。

王丹陽和麼內同歲,生日又是同一天,王丹陽像斯琴一樣叫麼內“阿哈”(蒙語,哥哥),麼內很高興。麼內有一個姐姐,倆個妹妹,三個如花似的仙女。

麼內十九歲高中畢業,回來就學習放馬,王丹陽,陶玉蓉她們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