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麒壽:“大兄放心,我們去了一定好好打仗。”

鄭景顥:“父親放心,我絕不會給鄭家丟臉的……”

鄭鳳壽他們很快就行動起來。

把船隻和兵力集中過來,由鄭麒壽率領第1批3000人的兵力。

從四國島駛向了本州島。

沒過幾天又陸續聚集了一些船隻和兵力,這一次派出去的病例有4000多人。

由鄭景顥率領著使用了東北邊。

鄭鳳壽他們的辦事效率還是挺高的。

而在孫維藩那邊就沒有這麼快了……

……

孫維藩接到請求支援的訊息後。

他看著地圖陷入了沉默之中。

孫維藩剛去各處金礦銀礦視察了一遍。

又回到福岡這邊來,讓人抓緊開採煤礦。

要把礦石給運送回大明那邊去的話,這樣實在是太費勁了。

所以各種礦石被開採出來之後,都將會進行初步的冶煉。

那麼自然就需要大量的煤礦。

孫維藩看著地圖的同時,心裡在默默的計算著能抽調多少兵力,又有多少可用的船隻?

孫維藩本身只帶了5萬明軍過來。

所以能超調出來的明軍並不多。

僕從軍的兵力倒是挺多的。

為了防止梅川內褲和橋本三郎等人做大。

孫維藩後面對僕從軍進行了拆分。

基本上是明朝大軍的一個千戶,身邊就會跟著兩三千人的僕從軍。

所以可以可以動用的兵線,所以現在他麾下的總兵力有十幾萬。

孫維藩目的計算了一番之後。

決定抽調3萬朝廷大軍和6萬僕從軍,前去支援尚可喜他們。

剩下的幾萬人留守九州島。

麻煩的是船隻的問題。

孫維藩現在可以直接動用的船隻不多,一次性只能運送三四千人的兵力。

那這豈不是要來回幾十次?

要想把其他的船隻都集中過來,那樣的話時間又來不及。

孫維藩為了提高效率。

他趕緊讓人去傳遞命令。

讓九州島東南部的船隻和兵力,乾脆就從東海岸出發。

從距離海岸線比較近的地方,一路向北航行越過四四島之後,直接登陸本州島。

至於西海岸這邊的話。

孫維藩讓船隻和兵力都向著浮崗碼頭聚集,然後再從福崗碼頭出發。

這樣子支援的速度就快多了。

否則時間上肯定來不及。

事情都安排下去了之後,福岡碼頭這邊的援軍很快就出發了。

第1批出發的援軍也只有幾千人。

孫維藩一邊安排好各種工作,並且讓人加快進度,反正都是讓俘虜幹活,根本不用心疼他們。

一邊等待著船隊返回來,然後再派出第2批援軍。

他等呀等、等呀等,等了好些天之後。

還沒等到他揮下的船隊。

反而驚喜地等來了大明水師第二艦隊。

孫維藩看到那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龐大船隊。

心想這下子好辦了。

有了水師艦隊配合。

滅掉敵人那就簡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