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即將結束。

時間到了臘月二十幾的時候。

那些帶兵在外的將領紛紛快馬加鞭地趕了回來。

遠在高麗半島的尚可喜,還有身處遼東的袁宗第,南線的馬祥麟、周遇吉、張世澤、黃得功、曹變蛟等等將領。

全部都馬不停蹄地回到了京師。

訊息靈通的人士得知這些情況,心裡便清楚,肯定要有重大的事情即將發生了。

否則這些帶兵在外征戰的大將,絕不可能全部都匆匆跑了回來。

老百姓純樸地認為這些大人物,肯定都是被天武皇帝給召回來的。

而事實跟大家猜測的差不多。

要是沒有朱慈烺的旨意的話。

那些統兵將領可不敢亂跑。

否則是容易出大事的……

……

到了年終大朝會的這一天。

朝廷的文武大臣全都前來參加朝會。

文武大臣按照各自的職責和身份,分列在朝堂的兩邊,文武之間涇渭分明

只在孫傳庭既是統兵大將,又是兵部尚書,而他本則是文人出身。

不過這一次,孫傳庭卻堅定地站在了武將的行列。

內閣首輔和其他尚書級別的大臣,看著站在武將行列裡面的孫傳庭。

眼神中流露出了那羨慕嫉妒。

而很多不知情的文臣對此卻感到十分詫異,在他們心中充滿了疑惑。

偏偏他們又不敢開口問。

要麼是不夠格,要麼是怕耽誤時間,因為常務會很快就要開始了。

部隊有人用目光看一下孫傳庭

孫傳庭卻絲毫不在意他人異樣的目光。

無論是在明朝,還是在其他的朝代,大部分時候都是文貴武賤的局面。

但是如果能夠擁有爵位的話,誰還會在乎那些所謂的身份地位的差別呢?

孫傳庭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

雖然朱慈烺登基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已經轟轟烈烈地幹了不少驚天動地的大事,手下的這些將領也都立下了不少赫赫戰功。

這不,眼瞅著年關將至了嘛,剛好對有功之人進行一番豐厚的封賞。

朱慈烺已經提前跟孫傳庭私下溝透過了,這第一次封爵,也有他的一份。

也就是說,孫傳庭以後也要躋身勳貴的行列了,那麼他此刻站在武勳的行之中,就顯得合情合理了。

文武大臣各就各位之後。

萬正化那熟悉的聲音洪亮地響起:“皇上駕到……”

所有文武大臣趕緊恭恭敬敬的低頭恭迎,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等到朱慈烺穩穩地坐在龍椅上之後。

所有大臣整齊劃一地行禮高聲呼喊道:“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慈烺威嚴地說道:“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文武大臣齊聲回應。

朱慈烺說道:“過去的一年,發生了太多紛繁複雜的事情,在諸位愛卿的齊心協力協助之下,我們也做成了很多意義重大的事情,成功打退了闖賊,狠狠擊敗了建奴,大力改革了商稅,取得了不少顯著的成績。

大家一心一意做事,忠心耿耿為朝廷效力,朕自然不能虧待了大家。朕宣佈第一件事,所有官吏的俸祿,從天武元年開始,全部翻一倍。”

這年終總結會的第一件事,就是宣佈給大家漲工資。

除了少數幾個已經提前得到訊息的人,表現得還算鎮定。

其他人全都聽得精神為之一振,臉上不自覺地浮現出了驚喜的笑容。

心情激動地齊聲喊道:“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