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天一亮用過飯後。

緊接著就吹響了進攻的號角。

衝在最前方的是攻城車。

那是一種木質的推車,上面豎著一大塊厚實堅固的木板。

士兵們紛紛躲藏在攻城車後面,如此一來,安全性便提升了不少。

明晃晃的隊伍向著敵人的方向穩步推進,戰場上氣氛凝重得彷彿要將人壓得喘不過氣來。

明軍這邊的將士們還算沉著,而建奴那邊的將士們則緊張得手足無措。

按照事先擬定的作戰計劃。

當明軍的攻城車,推進到了大約兩公里左右的距離時。

孔有德急忙命令手下:“開炮……”

於是孔有德的手下迅速行動,十幾門紅衣大炮齊聲轟鳴。

“轟、轟、轟、轟……”

瞬間,震耳欲聾的炮聲響徹雲霄。

實心的炮彈一顆接一顆地疾射而出。

而明軍的攻城車在聽到炮聲的的瞬間。

立刻加速前進。

有專門的將士鼓足了力氣,推著攻城車飛快地奔跑起來。

這年頭的火炮本就準頭欠佳,再加上聽到炮聲的瞬間,明軍就迅速改變位置。

只見那十幾顆實心的炮彈。

基本上都偏離了目標,大部分都落在了攻城車的後面。

但攻城車的後邊是一片空曠之地,明軍的大部隊並未緊跟其後。

這就導致那些炮彈都徒勞無功。

要麼在地上砸出一個大坑,深深地嵌入土地之中,要麼落地之後急速向後滾去。

只有兩顆炮彈落在了攻城車的旁邊,也未能直接擊中攻城車。

而這種實心的炮彈,除非被直接命中,否則就不會造成太大的威脅。

不像開花彈那般具有恐怖的殺傷力。

孔有德見第一輪炮擊毫無戰果,連忙命令手下裝填炮彈,並調整射擊角度。

準備再次開炮……

……

在建奴的第一道防線上。

佈置著不少的床弩和弩箭。

這一點,曹變蛟和袁宗第他們自然是看得明明白白。

而建奴並不知曉袁宗第他們所使用的床弩,皆是經過專門改進的。

首先是射程更遠,弩箭的長度也更長。

如此才便於在上面捆綁炸藥,而且綁了炸藥之後射程依然足夠遠。

而建奴那邊使用的床弩仍是老式的,弩箭只是臨時加長的而已。

原本弩箭的最大射程,能夠達到一千米至一千五百米。

但建奴對床弩和弩箭如此一番改造,射程必然大打折扣。

明軍這邊的弩箭射程卻未受影響。

紅衣大炮的射程雖說更遠,可建奴的大炮大多安置在城牆上。

城外的孔有德手中,雖說也有十幾門紅衣大炮。

但是對於明軍而言,這些火炮所能造成的威脅極為有限。

而明軍的那些攻城車。

依照計劃在敵人開炮之後全力衝鋒。

敵人開炮之後,重新裝填炮彈直至再次開炮,絕非轉瞬之間就能完成之事。

所以當孔有德他們裝填好炮彈,準備再次開炮時。

只見明軍的攻城車忽然分散開來並停了下來。

緊接著,從每一輛攻城車的後邊,又冒出了一輛推車。

在那推車上裝載著的正是床弩,並且床弩已經上弦。

那些平板推車冒出之後立刻穩穩停住,然後有人點燃了弩箭上面的炸藥引線。

緊接著,弩箭紛紛激射而出。

並且其中約有一半左右的弩箭,都是瞄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