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猜得沒錯

朱慈烺確實早已有了打通絲綢之路的計劃。

只是此前他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其他事務上,原本打算先解決江南的偽明朝廷,再來全力落實此事。

這一回敵人突然犯邊劫掠,打亂了他的計劃。

朱慈烺當機立斷,決定先打通絲綢之路的一小段,同時藉此震懾西域的各方勢力。

當朱慈烺收到衛時春的戰報後。

心中暗自思忖:衛時春這小子表現得還不錯嘛!看來這兩年在外帶兵征戰,歷經大小戰事,確實讓他得到了鍛鍊。

以後讓他繼續鎮守嘉峪關以西,朕也能放心不少。

不過那邊路途遙遠,交通問題尤為突出。

朱慈烺稍作思索,便有了主意。

他決定在嘉峪關附近修建一座水泥廠,利用此次大量的俘虜,讓他們沿著嘉峪關的東西兩邊修築水泥路。

在那地廣人稀的區域,交通若不便利,無論是物資運輸還是兵力調配,都會受到極大限制。

朱慈烺隨即召集文武大臣商議此事,眾人經過一番討論,很快便達成一致,做出了決定。

朱慈烺隨即給衛時春和李定國下達了最新的命令,同時讓工部調派人手趕赴嘉峪關,在當地選擇合適的地點建設水泥廠。

至於經費方面,朱慈烺絲毫沒有顧慮。

如今的朝廷經過一系列改革和發展,財政狀況大為改善,有的是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朱慈烺大手一揮,先撥出100萬兩銀子作為前期費用,並表示後續會根據實際情況再行劃撥。

此外,朱慈烺還想到了大明皇家銀行。他決定派人在嘉峪關開設一處大明皇家銀行的分行,如此一來,日後往那邊劃撥銀子,或是發放軍餉都會方便許多。

至於東察合臺汗國。

朱慈烺認為不能僅僅滿足於擊退其侵犯,而應藉此機會,進一步削弱其實力。

甚至將其直接納入大明版圖。

以實現對絲綢之路的有效掌控和長久經營。

但是具體要如何操作,還需綜合考慮諸多因素,權衡利弊之後再做定奪。

朱慈烺深知這將是一個複雜而長期的過程,需要精心謀劃,穩步推進。

與此同時,朱慈烺還考慮到,隨著絲綢之路的逐步打通,商業貿易必將日益繁榮,與之相關的稅收、治安、管理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提前規劃。

他打算召集相關部門,制定一系列完善的政策,以確保絲綢之路能夠成為大明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為國家的繁榮昌盛奠定堅實基礎。

接下來的日子裡,朝廷上下圍繞著朱慈烺的這些決策,開始有條不紊地展開各項工作。

嘉峪關外,李定國和衛時春接到命令後,一邊安排士兵休整,一邊按照旨意準備開展偵查和後續的軍事部署。

而工部的工匠們也正日夜兼程地趕往嘉峪關,準備投身到水泥廠的建設之中。

整個大明王朝,彷彿一臺精密的機器,在朱慈烺的推動下。

為了新的目標而高效運轉起來……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