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菡莫名其妙,但卻連忙閉上了自己的嘴巴,她知道青仔此時已經有些生氣了。

南嘉主持與白眉和尚對視一眼,都是苦笑一聲。

兩人這才想起來,文人在創作時,一般都是忌諱旁人打擾的,那樣會擾亂思緒,正當他們準備讓李青移步偏房時,忽然就見李青拿起毛筆,在硯臺上沾了沾墨水,臉上露出一陣快意之色。

李青想到了什麼?

他忽然想起前世那一首風聞網路的一篇小詩來,對比如今的場景,竟然意外的貼合!

不過,這首小詩有多個版本。

李青思慮再三,最終還是把自己最喜歡的版本寫了出來。

只見他抬手揮墨,毛筆在宣紙上肆意揮灑,留下一個個漆黑工整的字型。

每一個字型,都像是翩翩起舞的小精靈,當它們印入人們的眼簾,那一眨眼之間,人們只看到一朵朵蓮花在愜意的綻放!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乞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日,壘起瑪尼堆,不為修德,只為投下心湖的石子……”

李青的毛筆字說不上精緻,但卻別有一番韻味,特別是這些字連在一起,竟給人一種聖潔的感覺,看的韓菡驚訝之餘,又滿心的歡喜,一股與有榮焉的感覺油然而生。

一旁,南家主持手持念珠,緊緊的盯著那張宣紙。

每當李青寫下一個字,他手裡的念珠就下撥一顆,看起來非常有節奏。

而白眉和尚看著這一連串的詩語,眼中光彩四溢,每當李青寫下一行字,他就情不自禁的低聲念出。

“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唱,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控你的指尖……”

隨著白眉和尚的唸誦,旁邊不少年輕女孩眼中都滿是驚喜和憧憬,這首看起來摻雜著種種經文的小詩,竟然蘊藏著如此美好的感情!

這是一首愛情詩?

白眉和尚念著念著,忽然醒悟過來,當即便是住口不言,臉色稍變,心中也有些彆扭起來。

出家人對**方面向來諱莫如深,即時來到了開放的現代社會,也一貫如此。

不過,觀這首小詩,其中蘊含的虔誠、佛性,卻又讓他頗為欣賞、驚豔,以至於白眉和尚心中萬分的糾結。

而李青則不顧旁人異樣的目光,只是專心的低頭揮灑筆墨。

他想起之前韓菡在石階前三步一拜的虔誠模樣,內心升起一片感慨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瞬,我飛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喜樂平安……”

當最後一個字寫下,一張宣紙堪堪用完。

李青把毛筆放在硯臺上,看著這一首小詩,越看越是驚奇。

他剛剛只顧著寫,什麼字句工整全然沒有在意,此時一看,卻發現這首小詩,不管是規格還是字型排練,整齊劃一不說,還透露出一股完美的詩意。

詩意這種意境,說不清道不明,但你偏偏就是覺得它就是很詩意!

而在暈黃的燈光之下,這首詩就彷彿被開了光,新增了一絲佛性,讓人一看就移不開目光。

周圍不少人都爭先恐後的探頭觀望,有拿著相機的群眾更是迫不及待的亮起閃光燈,咔擦咔擦的記錄下這一幕。

糾結至極的白眉和尚尚未言語,南嘉主持卻已經雙手合十,率先向李青感謝道:“這首小詩中蘊含著人類最美好的情感,寶蓮寺將立即著人安排裝裱,時刻供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