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大使便開始在奧申委主席劉海彤等政界人士的陪同下,開始前往莫斯科國際奧委會總部,準備在接下來有限的幾天時間裡,在國際奧委會總部向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士介紹中國風情。

“一號曾兩次致信國際奧委會主席加菲爾德,多次接見中國奧運健兒載譽歸來,也在上個月,在會見國際奧委會評估團時鄭重宣告,向全世界報名,我國政府有能力有水平舉辦一屆成功的奧運會。”

奧申委主席劉海彤笑道:“加菲爾德非常喜歡中國,傳聞他有很大的中國情結,再加上上面多次對國際奧委會進行公關,我們這次申辦2008年京城奧運會的希望,絕對比十年前有太大的希望了!”

十年前,京城以2票之差敗給悉尼,十年後,京城再次重振旗鼓。

而這一次,聲勢之浩大,堪稱是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整整十年的等待,為的就是這一刻。

距離7月13日公佈最終結果只剩下六天時間,李青等人所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向全世界介紹中國。

而在這幾天,全世界各地的知名媒體也都紛紛入駐莫斯科,關注本屆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體會議。

同時,他們也關注大阪、巴黎、多倫多、京城、伊斯坦布林等五個申辦城市在最後時刻,向全世界展現出的姿態以及陳述報告。

在這一刻,各個國家代表團,比的就是人氣、人望以及各自國家明星人物的知名度。

這一點,毫無疑問,中國代表團完勝。

單單是最近莫斯科本地的新聞報道就可以看得出來,法國、日本等國家的藝人、運動健兒僅僅只在本國名聲顯赫,到了國外,壓根就無人問津。

莫斯科多家知名報社僅僅只是對這些藝人稍微提名便一筆帶過,而對中國出使的代表團,僅僅李青一人,就佔據了一整夜的篇幅進行詳細介紹,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而全世界的哈迷、青粉在收到訊息後,也都是陸陸續續抵達莫斯科,為偶像搖旗吶喊。

因為李青,很多人想了解中國,想看看中國,而京城奧運會一旦成功舉辦,那麼即便是沒有資金的小夥伴們,也能在電視上觀看到中國正在發生的一切了。

於是,五個申辦城市中,京城理所當然成為了最大熱門。

六天後,2001年7月13日,終於到來對於每個中華民族的兒女來說,這一天註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

這一天,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數百個電視臺對這場盛宴給予了現場直播。

而在中國,在央視等主流媒體的通報渲染下,人們對於中國申辦奧運會的目的,以及這件事對中國的重要性,俱都有了清晰的認知。

這一刻,數億人民都已經緊張的坐在了電視機前,等待最終結果

中午過後,世界各國代表團陸陸續續走進莫斯科大劇院。

上千人匯聚一堂,在國際奧委會主席加菲爾德的宣告過後,投票即將開始。

而在投票前,五個申辦城市還有最後的一次拉票機會,向全世界人民進行最後的陳述報告。

每個走上演講臺的代表都自信滿滿,氣勢昂然,每個人的語氣都誠懇而真摯,每個人看起來都對自己的家鄉舉辦奧運會充滿憧憬,但只有中國代表團代表人李青走上舞臺的時候,現場觀眾逐漸有了反應,才逐漸給予了熱烈的掌聲。

那掌聲雷鳴,讓整個大劇院都顫動不已。

這是其他代表團出場時完全沒有的畫面,所有人代表都是一臉錯愕。

足足過了有兩分鐘的時間,現場才徹底安靜下來。

而在國內,看到這一幕,坐在電視機前的人們更是激動的淚流滿面,那一股來自骨子裡的自豪和榮譽感,讓他們靈魂顫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