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大軍到達嘉峪關(第1/2頁)
章節報錯
都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話一點不假。
李定國他們要從四川出發,向西征戰,其難度可想而知。
且李定國所部的行軍路程,相較於第十兵團的衛時春要遠上許多。
不僅路途遙遠,那蜀道更是崎嶇險峻,蜿蜒於崇山峻嶺之間,地勢複雜多變,處處暗藏艱險。
孫傳庭深知其中的艱難,故而才有此一問。
朱慈烺目光堅定的說道:“李定國他們剛剛歸順朝廷不久,目前其他地方暫時並無戰事,讓他們隨軍西征,在戰場上歷練一番,也算是以戰代練。
既能提升他們的實戰能力,又能增進對朝廷軍隊作戰模式的熟悉程度,可謂一舉兩得。”
孫傳廷趕忙躬身稱讚:“陛下聖明。”
其他大臣見狀,也紛紛跟著齊聲喊道:“陛下聖明……”
朱慈烺微微點頭,說道:“既然各位愛卿都沒有異議,那麼此事就這麼定下來了。大家務必迅速將各項事宜落實到位,切莫耽誤了西征大軍的作戰行動。”
“臣等遵旨,臣等告退……”
大臣們齊聲應道,隨後趕忙各自奔赴崗位,忙著執行皇帝的命令。
朱慈烺則獨自留在御書房。
仔細回想自己安排的這一切,反覆審視,看是否還有什麼遺漏之處?
朱慈烺之所以調李定國出戰。
實在是看中了他在戰場上展現出的卓越才能。
李定國足智多謀,每臨戰事,總能冷靜分析局勢,想出奇謀妙計,令敵人防不勝防。
同時他又勇猛無畏,衝鋒陷陣時身先士卒,宛如戰神下凡,總是讓麾下將士們士氣大振。
而衛時春雖能力相對普通,獨當一面的能力相對不足。
但第十兵團駐紮之地距離敵人侵犯的邊境最近,且其麾下有不少蒙古僕從軍。
此次犯邊的東察合臺汗國,作戰風格與蒙古人相近,讓熟悉蒙古戰術的蒙古僕從軍去應對,或許能更得心應手。
因此,朱慈烺才決定首先派第十兵團出戰。
不過為了確保萬無一失。
又將李定國派過去,為這場戰役加上一道堅實的保險。
朱慈烺思索良久,覺得大致部署並無大的問題。
眼下也只能等待後續的訊息傳來了……
……
宣武伯衛時春長期駐紮在銀川。
作為一方將領,他深知了解駐地周邊情況的重要性。
當初他們入駐銀川地區後,便對當地進行了全面清理。
經過一番征戰,漠南蒙古的勢力,要麼被明軍殲滅,要麼倉皇逃竄,剩下的蒙古部族,也都紛紛歸順了朝廷。
如今明朝大軍更是一路勢如破竹,殺到了烏蘭巴托。
而烏蘭巴托此時屬於喀爾喀蒙古汗國。無論是漠南蒙古,還是喀爾喀蒙古汗國,在明朝大軍的強大攻勢下,都只能望風而逃。
所以衛時春他們駐紮在此,北方已無後顧之憂。
而而唯一有可能構成威脅的,便是西邊的敵人了。
因此,當東察合臺汗國出兵犯境的訊息傳來,衛時春第一時間便知曉了。
若是換做以前的大明朝廷,衛時春遇到這種情況,大機率會按兵不動,只需將訊息如實彙報上去即可。
畢竟帶著那些戰鬥力堪憂的明軍貿然出城迎敵,實在太過危險,躲在城裡才是最穩妥的選擇。
但如今時代已然不同。
天武皇帝朱慈烺雷厲風行,治軍極嚴,各大兵團的戰鬥力早已今非昔比。
衛時春心裡很清楚。
要是自己敢按兵不動的話,朱慈烺肯定不會輕易放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