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

在那茫茫的大海上,他連方向都沒辦法判斷。

更不可能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

只能隨著海船不斷航行。

不知道將會被帶到哪裡去,接下來又會發生些什麼?

在海上漂流的時間稍長之後,崇禎心裡的感慨越來越多。

崇禎發現他就像是一葉孤舟,而整個朝堂以及暗中的各種利益集團,就像那遼闊無邊的大海。

崇禎可悲地發現自己當了十幾年的皇帝,只不過是被波濤推著四處漂流的浮萍而已!

可笑的是崇禎自己曾經還以為,他是這大海之中的定海神針。

結果到頭來卻只是一個傀儡。

真的是可悲復可嘆!

於是崇禎在某一天詩興大發,作了一首七言律詩來總結自己的這些感受。

孤舟想當定海針,臥薪嚐膽夜難眠。

天災人禍暗流湧,水載舟行舟順水。

碧海波濤載舟行,孤舟隨波不由身。

半生飄零路茫茫,舟上人亦是浮萍。

認清楚了自己是海中飄萍。

崇禎才更進一步的理解了朱慈烺的做法。

朱慈烺從一開始就認清楚了事情的真相,他不想做大海中的飄萍,所以他從一開始就在跟風浪做搏殺。

並且朱慈烺不僅僅是在跟風浪爭鬥。

更重要的是他還想對付隱藏在風浪之下,隱藏在大海深處興風作浪的那些大傢伙。

此時崇禎才發現朱慈烺的目光。

竟然比自己看得要遠了n多步。

崇禎接著又想到那些高產的農作物,還有冬天可以種蔬菜的蔬菜大棚等等。

突然之間,崇禎不再怨恨朱慈烺了。

感覺他的心中的怨氣瞬間就消散掉了一大半。

心態發生了巨大變化的崇禎。

之後就變得更加的灑脫了,甚至他都不太在乎接下來自己的命運會如何?

就任由那暗流洶湧的波濤。

將他帶去了未知的方向……

……

高麗半島,漢城。

尚可喜駐紮在這邊有一段時間了。

可是他發現在這邊其實沒多少事情可做。

整個高麗半島已經被徹底的清洗了一遍。

並且這個事情還不用他們動手,投靠了朝廷的鄭鳳壽非常積極。

對於朝廷的命令執行得非常徹底。

經過鄭鳳壽和他的手下清洗了一番,高麗半島的人口直接減半。

所有王公大臣,乃至小城鎮的地主豪強,以及與之有牽扯的所有人。

全部都被鄭鳳壽他們清理乾淨了。

這下子再也沒有人敢搞事情了。

而李鳳翔來到了高麗半島之後。

帶了一些專業人士過來,又在當地找了不少礦工。

開始勘探並開採礦產。

李鳳翔他們在一個名叫茂山的地方,發現了儲量巨大的露天鐵礦。

當然了,其實那片地方本來就有人在開採鐵礦,只是原來的開採規模不大,具體的儲量也不太清楚。

李鳳翔帶過來的人經過專業勘測之後,大概估算出茂山鐵礦這是鐵礦石儲量,大約達到了達到六七十億噸左右。

另外還有高麗半島南部的浦項,也發現了大儲量的鐵礦。

接著就組織人手對茂山鐵礦和浦項鐵礦,進行大規模的開採。

並開始著手建立大規模的鍊鐵廠。

除了技術人員之外,勞動力就用高利半島的土著。

短短几個月的時間。

兩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