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無形的壓力壓在心頭。

範景文趕忙說道:“陛下恕罪,老臣不該多嘴,一切還是由陛下定奪。”

孟兆祥也緊跟著說道:“陛下治罪,老臣絕無怨言,一切全憑陛下處置……”

朱慈烺沉吟片刻。

才緩緩說道:“那就罰俸一年。接著還是說教育部的事情,各位愛卿覺得還有什麼不妥之處?”

孟兆祥趕忙說道:“謝陛下寬恕……”

眾人心裡都明白,如果朱慈烺真的下定決心要做什麼事情,其他大臣基本上只能配合。

給他們提建議的機會,並不代表他們真的有能力阻止事情落實下去。

更何況剛剛才因為說錯話搞出了問題。

朱慈烺沒有當場發火,只是對孟兆祥罰俸一年,這已經算是很好的結果了。

所以範景文他們知道現在阻止是沒用的,他們也根本阻止不了。

那麼這個教育部尚書的位置,自然而然地成了他們關注的焦點。

還是範景文先開口,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高瞻遠矚,明鑑萬里,臣等沒有意見。只是這教育部尚書的位置,應該由誰來擔任才合適呢?”

之前範景文他們報上來的禮部尚書的人選。

分別是崇禎朝的監察御史陳良謨,太常少卿吳麟徵,考功員外郎許直,兵部員外郎金鉉等人。

這些官員在原本的歷史上,都是以身殉國的忠義之士。

所以朱慈烺才特意將他們留了下來。

當然了,在朱慈烺登基為帝之後,這些人的職位都已經有了調整。

並且大部分人都得到了升遷。

我就已經不是原先的職位了。

朱慈烺看了眾人一眼:“由陳良謨擔任禮部侍郎,吳麟徵出任禮部尚書,各位愛卿覺得如何?”

範景文他們一聽,心裡立刻明白是怎麼回事。

之前禮部尚書和侍郎的人選一直懸而未決。

而現在明明討論的是教育部的事情,朱慈烺卻先提及了禮部尚書和侍郎的任命。

這就意味著,在教育部的重要職位上,朱慈烺肯定會任用一些出乎他們意料的人選。

現在先確定禮部的人事安排,不過是給他們一點甜頭罷了。

但是面對朱慈烺這樣一位掌握兵權、頭腦清晰、目光敏銳又強勢的皇帝。

範景文也只能無奈地開口說道:“陛下聖明,臣等遵旨。”

朱慈烺點點頭:“至於教育部,就由許直擔任尚書,朱舜水暫代侍郎之職,各位愛卿可有不同意見?”

在場的文臣們一聽。

心中不約而同地想到: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