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裝置,根據太空種植人員需求,提供舒適居住環境。比如能自動調節溫度、溼度的居住艙,還有能迴圈利用資源的生活系統。但在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到太空環境的特殊性,像輻射防護、空間利用效率等問題。我得聯合材料科學、環境科學等多領域的專家,共同研發新型的材料和智慧系統,以滿足太空生活的嚴苛要求。我們可以研發一種智慧變色的輻射防護材料,根據輻射強度自動調整防護等級;在空間利用上,採用可摺疊、可變形的傢俱設計,最大化利用有限空間。 ”

蘇悅笑著說:“那我負責把這些裝置和飛行倉、太空基地的整體系統進行整合。我在太空飛船生活倉設計與規劃方面有著豐富經驗,此前在保障太空飛船生活倉正常執行過程中,積累了處理各類複雜系統問題的能力。這次整合過程肯定也不容易,各系統之間的相容性、能源分配都是需要解決的難題,但我相信憑藉我的專業知識和過往經驗,我們可以做到,確保它們能正常執行。我會制定詳細的整合計劃,從飛行倉的居住體驗最佳化出發,逐步對各個系統進行聯調測試,結合大型飛行器的效能特點,將其與太空種植和生活保障裝置緊密融合,及時發現並解決出現的問題 。首先,我會建立一個虛擬的系統模型,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初步的整合測試,模擬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提前發現潛在問題 。”

幾人越聊越興奮,不知不覺到了傍晚。窗外,夕陽餘暉灑在科幻鎮街道上,給這個充滿科技感的小鎮披上一層金色紗衣。街道上,行人來來往往,他們或是談論著最新的科研成果,或是分享著生活中的趣事。遠處,高樓大廈的燈光逐漸亮起,與天邊的晚霞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美麗而又充滿未來感的畫面。而在這小小的共享工作室裡,一場改變月球探索程序的討論才剛剛拉開序幕,他們即將面臨的挑戰還有很多,但此刻凝聚在一起的智慧與決心,讓他們堅信,月球太空基地的美好未來即將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