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不禁嘖嘖稱奇:“這公園可真是熱鬧非凡,和我那邊冷冷清清的小區花園相比,簡直有天壤之別。”李妹笑著回應:“姐,這社群公園就是大家交流互動的核心場所,每天都有各種活動。你瞧,那邊還有社群組織的環保知識科普呢。志願者們會透過虛擬現實技術,讓大家身臨其境地感受環境汙染的危害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正說著,一位鄰居熱情地打招呼:“李妹,帶客人參觀呀!這共享模式下的生活,是不是讓你這從外面來的姐姐大開眼界啦?”李姐連忙點頭,笑著寒暄道:“是啊,這裡的一切都太新奇了,和我平時生活的地方完全不一樣。感覺這裡的每個人都充滿了活力,而且特別友善。”

離開公園,一行人朝著共享商業區走去。一路上,智慧交通系統有條不紊地指揮著車輛和行人,道路兩旁的智慧廣告牌不僅展示著各種公益資訊,還能根據行人的身份和興趣,推送個性化的內容。踏入共享超市,李姐眼前一亮,只見琳琅滿目的商品整齊排列在貨架上,每個貨架旁都配備了智慧顯示屏,清晰地展示著商品的詳細資訊以及兌換所需的信譽積分。李姐好奇地拿起一件商品檢視,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說道:“這積分兌換還真是新鮮,在我們那兒,都是明碼標價,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積分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呀?”

張哥走上前,耐心地解釋:“姐,在這兒,大家透過參與社群勞動和互助獲取積分,以此兌換所需,這樣能確保每個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都能得到滿足,而且還避免了資源浪費。比如說,參與社群環境維護、幫助鄰居解決困難等,都能獲得相應的積分。像上次社群組織植樹活動,我去參加了,就得到了20積分。積分的計算綜合考慮了勞動的難度、時長和貢獻度等因素。”

隨後,他們走進一家手工互助店。店內瀰漫著一股藝術的氣息,擺滿了各種精美的手工製品,從色彩斑斕的編織飾品到栩栩如生的雕刻擺件,應有盡有。牆壁上掛著一幅幅居民們參與手工製作活動的照片,記錄著大家的歡樂時光。李姐被一件手工木雕吸引,她輕輕拿起木雕,放在手中反覆端詳,眼神中充滿了欣賞:“這手藝可真精湛,要是在外面市場,肯定價值不菲。”李妹笑著說:“姐,在這兒,它是用積分兌換的。創作者能透過大家的兌換獲得大家對其勞動認可的積分獎勵,這也激勵著大家發揮自己的特長。而且,你知道嗎,社群還專門為殘疾人以及因身體原因無法參與共享集體勞動的居民提供手工藝品製作培訓,讓他們也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價值,為社群做出貢獻。李大爺,就是住在咱社群的那位殘疾人,他透過培訓,現在製作的手工藝品特別受歡迎,每個月靠積分兌換,生活過得很滋潤。”

李姐聽了,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感動:“這真的太貼心了,沒想到這裡考慮得如此周到。讓每個人都能有尊嚴地生活,發揮自己的價值。”

接著,他們來到一家共享食堂。食堂內香氣四溢,各種美食的香味交織在一起,讓人垂涎欲滴。食堂的智慧點餐系統根據每個人的口味偏好和健康狀況,推薦合適的菜品。居民們井然有序地排隊,用積分兌換著可口的飯菜。李姐看著眼前的場景,若有所思:“這種按需分配的方式,確實讓人感受到一種公平與和諧。不像我們那邊,貧富差距有時會在餐桌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有的人一頓飯花費成千上萬,有的人卻只能勉強填飽肚子。”

離開商業區,眾人前往產業園區。剛到園區門口,智慧門禁系統迅速捕捉到他們的身份資訊,伴隨著一聲清脆的提示音,自動放行。園區內,智慧運輸機器人在軌道上快速穿梭,它們就像一群不知疲倦的小衛士,將原材料精準地送到各個生產車間。園區的綠化帶上,智慧灌溉系統根據植物的生長需求,定時定量地進行澆水施肥,確保每一株植物都茁壯成長。

在智慧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