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陽術》的第二篇,山海篇,短短几日便進展神速。

山海篇同樣三十六式,鄭九已經領悟了四成。

就連《鍛陽術》世家嫡傳的馮氏兄弟也驚的瞠目結舌,他們倆分別在八九歲修習《鍛陽術》,在十二歲完全掌握了大荒拳經,用時三年多,在馮家嫡系子嗣中已經算是快的了。

修習山海篇,用時整整七年,風雷篇,已經十年多了,可到現在還沒有完全領悟。

這鄭九簡直變態,不過小叔叔馮默聲的眼力倒是高絕無比,居然能發現此等奇才。

關於與馮默聲的相識和糾葛始末,鄭九並沒有特別詳細去說,只是泛泛而談,相識於患難,在魔修追殺時各自逃命。

但結局是悲觀的,馮默聲現在在魔修手裡,死多活少。

馮家兄弟就算如何自大,也不敢苛責鄭九去救馮默聲的性命。

自己去?那就更不敢了。

只能等待和尋找機會。

如此,他們反而認定了鄭九是馮默聲的忘年好友,甚至是衣缽傳人,所以對鄭九十分信服,並禮敬有加。

在提示和指點鄭九時,馮啟東絕不會有絲毫隱瞞,知無不言。

同樣,鄭九對馮家兄弟的感覺也不錯,所以需要儘快治好馮啟東,兩人的戰力水準都接近後天宗師境,日後對魔音谷的幫助很大。

,!

閒聊中,鄭九大致弄明白了馮琦聲臨終之言,以及馮家的遭遇。

早在一年前,馮家就開始秘密遣散嫡系子嗣,到列國各地隱姓埋名生活,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滅頂之災。

“古武之術,源遠流長,門派極多,但能真正繼承其精髓的只有兩個世家,其一是宋家,被稱為古武太一門,其二便是我們馮家,被稱為古武元門。”

“很多年以來,為了正統之爭,馮宋兩家衝突不斷,你來我往,夾纏不清,因為宋家的主要勢力在廟堂之上,馮家的門人弟子多在民間,所以,總體上宋家佔上風。”

“後來,梁國皇帝因貪戀美色駕崩,外戚宋家趁虛而入奪了皇位,改國號為宋,這便是大宋國的由來,也是列國中最年輕的,不過三代帝王,九十餘載。”

“奇怪的是,宋家行這忤逆奪位之事,居然得到了仙家的默許,甚至是支援,此後,馮宋之爭,馮家就變得愈發艱難。”

“一年前,我家老祖宗收到了華陽宗志清長老的親筆信,要我馮家以宋國大局為重,放棄與宋家的對抗,交出鎮派之寶《鍛陽術》孤本和《元陽吐納術》。”

“華陽宗乃當世七大隱世修行宗門之一,實力雖然只排在第六,但對我等凡人來說也是難以抗拒的龐然大物,我家老祖宗知道大禍臨頭,一面覆信,虛與委蛇,一面著手安排馮家後事。”

“現在留守在宋國的馮家只剩下一個花架子,為了瞞天過海掩人耳目,我的二伯馮化聲甚至犧牲了自己,在武道天榜揭榜前,他隻身前往趙國挑戰宋家高手宋雲濤,並將其殺死。

“孰料,這華陽宗和宋家歹毒,居然在事後下黑手,暗算了我二伯,這也是我父親為了獲取準確訊息,寧可冒著上當的風險也要去劫鏢車的原因。”

“如此說,那神火鏢局反倒是你馮家養著的耳目?”鄭九奇怪。

“這事就更復雜了。”馮啟東搖頭苦笑,“原本是我家耳目,誰知道早被白家人給收買了,只有喚作紅音的父親還算對馮家忠心,尋找機會給我們發出警示,但已經晚了。”

“白家又是怎麼回事兒?”鄭九聽的實在有些頭昏。

“白家是大魏國武道第一宗門,宋白兩家早就聯手了,魏國的野心極大,不僅想一口吃了東邊的韓國,也對大晉國和趙國虎視眈眈,我父親說魏主早有窺視整個中原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