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法術失敗後的反思(第1/2頁)
章節報錯
逸塵拖著傷痕累累的身軀,在夜色掩護下,悄然離開了學院禁地。他沒有徑直回到宿舍,而是拐進了學院後山一處隱秘的山洞。這山洞是他平日裡閉關修煉、獨自沉思的淨土,如今,正適合承載他的落魄與不甘,更將孕育他的蛻變與重生。
山洞內,潮溼陰暗,水滴從洞頂石筍上緩緩滴落,發出沉悶的聲響,在寂靜中迴盪。逸塵燃起一堆篝火,橙紅色的火光搖曳跳躍,映照著他蒼白且疲憊的面容。他緩緩坐下,倚靠在洞壁上,從懷中掏出那本古籍,書頁已有些許凌亂,上面還沾染著他的血跡。此時,這本曾給予他無限希望的古籍,卻似變得沉重無比,彷彿每一個字元都在質問他為何會失敗。
他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開始在腦海中如放映幻燈片一般,重現剛才在禁地中的每一幕。從踏入那片空地,著手佈置魔法陣起,靈力絲線在指尖穿梭的觸感、靈晶嵌入凹槽時的微光、材料融入法陣的奇妙變化,無一遺漏。尤其是靈力灌輸與符文啟用的關鍵環節,他放慢回憶的速度,逐幀剖析,試圖找出那致命的破綻。
許久之後,逸塵緩緩睜開雙眼,眼中已褪去初時的迷茫與沮喪,取而代之的是銳利如鷹的光芒。他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攤開的塵土中開始勾勒魔法陣的簡易圖形,對照古籍,將自己的操作步驟一一標註其上。很快,問題浮出水面:靈力注入的節奏,本應如同一場精妙的音樂會,有起有伏、張弛有度,與法術本身的韻律完美契合,可他在實戰時,因緊張與急切,全然不顧節奏,一股腦地將靈力猛灌進去,使得法陣內部靈力流轉紊亂,就像一群無指揮計程車兵,各自為戰。
再者,對於環境元素的干擾,他實在是預估不足。學院禁地雖靈力充沛,卻也充斥著複雜多變的自然靈力流,古樹的生機之力、腐葉的腐朽之氣、地底偶爾湧動的岩脈靈力,相互交織碰撞。而他佈置的魔法陣,宛如一座孤立無援的燈塔,試圖在狂風暴雨的海域中堅守,卻未採取有效的防護與順應措施。這些細微的環境靈力,趁虛而入,干擾了法陣核心符文的穩定性,成為引發魔力反噬的幫兇。
找到癥結所在,逸塵並未急於再次嘗試,他深知,此時的自己,如同一個拿著鈍斧就想砍倒參天大樹的莽撞人,必須先磨礪工具、強壯自身。接下來的日子,他仿若從學院中消失了一般,全身心投入到改進方法與模擬訓練之中。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穿透薄霧,逸塵便起身來到學院的演練場。他利用場地中的靈力聚靈陣,模擬出各種複雜的靈力環境:有時是狂暴的颶風靈力,裹挾著沙石,試圖吹散一切秩序;有時是黏稠的沼澤靈力,讓行動變得遲緩,每一次靈力調動都似陷入泥沼;還有時是紊亂的地磁靈力,干擾著靈力的精準導向,讓操控者如墜迷宮。
在這些極端環境下,逸塵一遍又一遍地練習靈力操控。他從最基礎的靈力凝聚開始,感受著靈力在指尖匯聚時的微妙平衡,如同用雙手捧起一汪清泉,既要穩穩托住,又不能過於用力使其濺出。接著,他練習靈力的精準投放,在模擬的靈力風暴中,將靈力細絲準確無誤地射向遠處的標靶,一開始,靈力細絲總是在半途被吹散,但他毫不氣餒,不斷調整發力角度、靈力強度,直至能在呼嘯狂風中直擊靶心。
對於靈力注入的節奏訓練,他更是別出心裁。他找來一面古老的戰鼓,依照古籍中法術韻律的記載,敲擊出相應的鼓點,自己則在鼓點聲中,向特製的靈力容器注入靈力。一開始,他總是跟不上鼓點,要麼太快,靈力在容器中掀起驚濤駭浪,要麼太慢,無法激起容器內靈力的有效共鳴。但隨著不斷練習,他逐漸找到了那種契合的節奏感,靈力在容器中平穩而有力地流轉,發出和諧的嗡嗡聲。
最佳化靈力操控之餘,逸塵還著重加強了對環境元素的感知與利用能力。他時常閉著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