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人馬道遠彙報政府工作報告的主要內容。
馬道遠修改完政府工作報告,接受了在政府常務會上彙報的任務。和牛得草在第一次討論會上的感受一樣,馬道遠也把這一次發言當做邁向官階的重要機會。他記不得旁聽過多少次政府常務會了,但是,從來沒在政府常務會上說過一句話。一個處長,哪有他說話的份兒。但這次不同,政府常務會議議程上的主彙報上赫然寫著馬道遠的名字。有壓力,更有動力。標誌著他是毫無爭議的政府工作報告起草人。他有點像外交部的新聞發言人的感覺,站在全域性高度,代表市長把一年甚至前後十年時間裡的全市政府工作總結部署介紹一下。按照政府常務會議規定,彙報不超過五分鐘。馬道遠把近兩萬字的政府工作報告整理成一千多字的課件。圖文並茂,言簡意賅,條理清晰。這五分鐘十分寶貴,馬道遠足足準備了兩天。當主持人劉市長宣佈第一項議程開始時,坐在會場一角的馬道遠走向彙報席,先向與會者鞠躬,然後開啟課件,開始彙報。
與會者手裡都有材料,但很少有人讀過近兩萬字的政府工作報告。聽了馬道遠彙報,有的有話想說。但是,按照規矩,除副市長有權發言,部門領導即使是一把手除按市長要求提供情況外,也很難插嘴。有什麼意見,只能過後單獨找到分管副市長反映。在接下來的討論中,各個副市長對自己分管工作都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發言是按副市長排名先後順序的,最後的先發言。所有副市長髮言完了,再請特邀的人大政協領導發言,最後才是常務副市長,總結只能留給劉市長。
馬道遠對其他副市長的意見都無所謂,坐到自己座位上,提筆準備記錄。但他沒有記下分管副市長們的意見。因為誰都強調自己分管工作的重要,都要加大分量。那政府工作報告就會越來越長,最終就成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了。關鍵要聽劉市長的意見。
吳愛軍發言,他先肯定政府工作報告高瞻遠矚,內容充實,“但是,”他又重重地強調,“但是,我認為政府工作報告裡所涉及的資料水分太大,一是總結十五期間的成績有水分,相關資料嚴重不實。GDP,人均GDP,一般預算收入,增長有那麼快嗎?”
劉市長打斷吳愛軍的話,問統計局長,“梁局長,十五資料是你提供的,到底真實不真實?”
梁局長小學生似的站起來回答,“吳市長說的幾個資料都是逐年累加起來的,而且經過省統計局確認過,絕對真實。”
吳愛軍突然問,“我是分管統計工作的,這些資料出來為什麼沒向我彙報?”
坐下去的梁局長又站起來,看著劉市長,沒有及時回答吳愛軍。
會場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因為吳愛軍所提的問題非常敏感,事關上屆政府有沒有政績,還事關分管部門越級彙報。哪一條都非常麻煩。如果不是有意為難,故意發難,那麼,吳愛軍提的問題就值得很好研究,值得進一步統一思想。大家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劉市長。
《》第二部分 第十四章 分歧(2)
劉市長耷拉著眼皮在寫著什麼。
坐在最後旁聽席上的馬道遠站起來回答,“吳市長,有關資料是我請統計局提供的,還沒來得及向您彙報。”
馬道遠說話時就看到坐在前排最邊上的李家強衝他擺手,但馬道遠還是把責任攬過去了。
吳愛軍怒睜圓眼說,“這裡哪有你說話的份兒,你有什麼權力讓他提供這些資料?”
馬道遠也噎住了。和梁局長一樣,他能說這些都是劉市長安排的嗎?那不等於出賣了劉市長嗎?但是,事實上,他們誰也不敢向外公佈那些資料。
此時,只要劉市長說一句,是我安排他們提供的,吳愛軍就不會借題發揮了。但是,劉市長就是不說這句話。政府常務會上,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