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極其寬敞宏大的廣場,顯得一眼望去很是氣派。地面由光滑平整的大理石鋪就而成,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著耀眼的光芒。

廣場的正前方,矗立著一座巍峨壯觀的宮門。宮門高達數十丈,通體用金碧輝煌的材料建造而成,顯得莊嚴肅穆而又氣勢磅礴。門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和符文,透露出一種神秘而古老的氣息。

再往前看去,可以看到一排排華麗的建築羅列在廣場兩側。這些建築風格獨特,造型各異,有的高聳入雲,有的精緻典雅。它們的牆壁被塗上了鮮豔的色彩,屋頂則採用了獨特的燕形設計,燕形的屋簷如飛鳥展翅般伸向天空,給人以靈動之感。

高大的圍牆環繞著整個宮殿區域,宛如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圍牆上面同樣裝飾著精美的浮雕和彩繪,展示出宋代文化的魅力與輝煌。站在這裡,彷彿能夠感受到歲月的沉澱和宮門的厚重。

眾多書生們魚貫而入,依次朝著裡面走去。

這些書生們或意氣風發,或略顯緊張,但無一例外都懷揣著對未來的期待。他們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似乎已經看到了自己金榜題名時的榮耀時刻。

而在門口處,則端坐著幾位神情嚴肅的官員,他們正認真地核對著每一個走進的書生,並逐一進行登記、一絲不苟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為了確保每個書生的身份沒有任何差錯。同時,他們還向書生們發放特製的號牌,這號牌不僅代表著書生們參加考試的資格,更像是一種無言的鼓勵——告訴他們要勇往直前,全力以赴應試。

整個場面顯得莊嚴肅穆又充滿活力,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衙差們一絲不苟地執行著任務,他們仔細地搜查每一個書生的身體,甚至連衣服口袋和袖口也不放過。同時,還會認真檢查書生們所攜帶的物品,確保沒有任何違規物品被帶進去。

對於那些符合規定的食物、水以及個人生活用品,衙差會允許書生們帶入考場。然而,其他所有不符合要求的物品,則一律被收繳並登記在冊。這些物品將被放置在考場外指定的地方,由專人負責看管,等到考試結束在憑藉姓名依依返還。

有些人出身貧苦,為了節省開支,他們選擇將行李隨身攜帶,畢竟大家都是離家遠行之人,能省則省,也就自然不會將行囊寄存於客棧之中。

然而讓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此次考試場地竟然設於宮廷之中!這可是由徽宗特意批准設立的特殊之地啊!這位宋徽宗向來珍視人才,因此對於這些參加科舉的書生更是關照有加。他深知知識與才華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於是不惜耗費心力籌備這場科舉,並親自選定了宮中最為安靜、雅緻之處作為考場,期望能為這些士子們提供一個理想的應試環境。如此一來,不僅顯示出徽宗對於文化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也使得這場科舉考試增添了幾分神秘而莊重之感。眾考生心懷感慨地踏入這個神聖殿堂般的考場之際,無不深感責任重大且備受鼓舞——畢竟在此等殊遇之下若不能金榜題名豈不愧對聖上厚愛?可以說徽宗此舉既體現其愛才之心又彰顯出他開明睿智之風範;同時亦激勵著眾多士子奮發圖強以求不負皇恩浩蕩、報效國家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