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
。(未完待續。。)
第827章 合圍(完)
出人意料的摩托狂飆,宣告了蘇聯哈薩克方面軍的死刑。等到12日凌晨1點鄂木斯克援軍發電報給卡拉幹達,詢問為何不告知巴甫洛達爾淪陷的訊息時,庫利克和哈薩克方面軍才知道自己的北大門已經被關閉了!
卡拉幹達徹底亂套,有人認為應該將最後兩個師和一直充當運輸隊的騎兵派往巴甫洛達爾重新打通與西伯利亞方面軍的聯絡,有人認為應該立刻從東哈薩克撤退,更有人認為應該下令東哈薩克的部隊組成反包圍叢集向南運動,匯合艾套山的南線40萬蘇軍死守,而參謀長莫羅季諾夫更是建議全軍撤退。
參謀部內吵翻了天,各抒己見最後變成了謾罵和指責。
撤退就是違背總書記和最高統帥部的命令,不僅事關自己的性命,還有在歐洲的家人的性命,但不撤退就很可能被包圍。要知道,北線的東哈薩克已經陸陸續續投入80萬部隊,南線也有40萬,如果真的被包圍,原本就缺衣少食的120萬將士只有投降一條路。而且一旦鹹海以北全軍覆沒,那麼勢必會牽連南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和阿富汗的80萬部隊,甚至連已經進入伊朗的70萬都會受到牽連!一下子丟掉整個中亞,這個責任是誰也負不起的!
時間就在這樣的爭吵中慢慢消耗,等到凌晨三點,另外兩個更大的噩耗傳來!東哈薩克正面全線失守,中國國防軍總計4個裝甲師(蘇軍把機步師也當成裝甲師),1千多輛31型坦克以團為單位,將蘇軍防線割得七零八落,跟在身後的12個步兵師銜枚疾進,發起了全面的反攻。與此同時。至少12個坦克營和12個步兵師突然出現在艾套山正面,還有至少40門210毫米重炮。更讓人擔心的是,就在艾套山對手兵力暴增一倍,防線岌岌可危時,大約兩個師的國防軍步兵(空降師)突然襲擊了巴爾喀什湖南端的布雷爾拜塔爾。他們還在巴爾喀什湖和阿拉湖之間寬達三公里的蘆葦沼澤區架起了浮橋,至少有三千輛卡車在他們的接應下,搭載著步兵頂風冒雪向艾套山背後的莫因庫姆沙漠迂迴。
從坦克橫渡巴爾喀什湖開始,才短短27個小時,兩個巨大的包圍圈就已經顯露雛形。“不能撤退!”庫利克狠狠地推開窗戶,臉色漲紅。額頭青筋一個勁的跳動,望著爭吵不休的參謀團,將配槍狠狠地拍在桌上:“看到沒有?外面正在下雪!總書記同志說過,風雪和嚴寒是蘇維埃最好的敵人!它們會讓敵人的手腳發麻,會幫我們穩住陣線!敵人的進攻是猖狂的,但目前我們還有優勢!而且現在撤退,只會讓更多部隊在風雪中被屠殺!”
冰冷的北風,從窗外呼呼湧入,讓會議室的溫度瞬間降至冰點。
和歷史上一樣。戰爭初期的蘇軍高階指揮層絕對是世界上最怪異的工作團隊。他們都是受過良好的軍事教育,但卻對莫斯科的錯誤命令視而不見,一個個的喊著口號往火坑裡跳,彷彿誰跳的更早就是對革命更忠誠。現在的卡拉幹達就是這樣。庫利克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拒絕任何撤退建議,並且他的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外面已經下大雪。沒有四五天不會停止。何況中國國防軍已經開始大規模反攻,幾十萬大軍撤退一旦操作不好,就會演變成崩潰。
風雪中的崩潰。。。。。和自殺沒什麼兩樣!
庫利克的意見逐漸佔據上風。而且他還認為,只要確保阿克恰套的第16集團軍安全,那麼這個包圍圈就始終無法真正形成,所以他認為更應該派遣預備隊支援阿克恰套,至於巴甫洛達爾,可以由回身追擊的部隊和鄂木斯克步兵軍一起夾擊。
會議在一種怪異的氣氛中進行著,由於前面的爭吵和中國國防軍同時在南北兩線反擊的訊息拖延等等,一直到早上六點,庫利克才下令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