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無法襲擾遠航線。但即使有遠航線,失去關島的惡果還是讓日本痛徹心扉。從關島出發的中國海軍潛艇和轟炸機部隊成了日本的噩夢,在九月到十一月底的三個月內,日本就損失總計78萬噸商船,佔全部海運總噸位的七分之一(戰前450萬噸,開戰後搶到約50萬噸,還有暹羅等僕從國50萬噸)。

面對失去南洋物資輸入中斷的危險,日本陸軍愈加瘋狂,急切希望徹底佔領朝鮮,將亞洲最大的茂山鐵礦和惠山銅礦收入囊中,緩解國內資源壓力。同時還對東北的龐大工業垂涎三尺,試圖仿效德國佔領捷克,一舉控制亞洲數一數二的工業區。即使面對開局不利的情況,板垣徵四郎為達到迅速越過鴨綠江的目的,佔領開城後就立即派部橫穿阿虎飛嶺山脈實施中央突破。利用山地掩護,總計七個師團迅速前進,同時對元山和平壤實施包圍。憋了二十年的日本陸軍真的進步了,突破包抄得心應手,士兵也非常善戰,所以很快就連續突破北朝鮮國防軍數道防線。

到八月三十日,日軍已經佔領延山和新坪,距離平壤不足四十公里。九月三日。平壤戰役打響,為一鼓作氣奪取平壤摧毀北朝鮮的抵抗意志,板垣徵四郎一鼓作氣投入六個師團輪番進攻。雖然北朝鮮國防軍和三個中國國防軍步兵師頑強抵抗,還出動兩個朝鮮裝甲師,空軍也不斷出擊,但在日軍亡命衝擊下,付出五萬傷亡的代價,堅守七天為城市撤離贏得寶貴時間後,部隊不得不撤出戰鬥退守順川。奪取平壤的訊息傳回東京,日比谷公園內歡聲雷動。天皇萬歲的感恩聲響徹日本列島。日本陸軍甚至將此戰吹噓成“殲滅中國國防軍三十萬,為九州遭轟炸的死難者報仇,懲罰卑鄙偷襲者,奪取滿蒙指日可待。。。。。。”原本海軍對此嗤之以鼻,但誰想到兩天後便傳來馬里亞納海戰慘敗的訊息。裕仁震動!東條震動!日本高層震動!面對海軍的再次慘敗,日本政府甚至不敢公開真相,不得不假稱在關島取得重大勝利,擊沉十艘民國主力艦,一舉消滅南洋艦隊。。。。。。。

但無論怎麼宣傳。日本海軍徹底讓位給陸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原本以源田實、黑島龜人和山口多聞為首的進攻派還堅持不能放棄馬里亞納,應該繼續進攻。因為他們相信,中國海軍xn21戰鬥群在此戰中也不是完好無損,所以應該集合剩餘四艘航母和四艘金剛級戰列艦。甚至臉兩艘長門也拉上,繼續搏一把。如果輸了就乾脆向中國投降,如果贏了,就可以重新奪回馬里亞納控制權。雖然他們的話很有道理。如果日軍繼續投入四艘航母和六艘主力戰列艦,秉文或許還真的會難以應付。但永野修身等守舊派卻不幹,日本國土狹窄資源稀少。省吃儉用毫不容易攢下這些家底,開戰一個月沒到就損失近半主力,紛紛認為應該放棄進攻採用死守戰術。

前文就說過,海軍是進攻型兵種,一旦放棄進攻,那麼海軍的意義也不存在了。日本高層的決定,讓日本海軍徹底成為陸軍附庸,加上正巧平壤大捷傳來,所以連最痛恨陸軍的山本等人都不敢多言半句。只能寄望於船塢裡的大和等戰艦儘快造好,艦隊的使命也從進攻轉為保護各個海港和運輸線,當陸軍的“運輸隊”。急於扳回損失繼續擴大戰果的日本陸軍完全成了賭徒,在佔領平壤後第三天,就急不可耐兵分三路。西路沿鐵路線向北面、順川和安州挺進。中路走阿飛虎嶺山脈和元山出發,進攻興南和長津湖。東路從釜山出發,出動“陸軍艦隊”和兩艘重巡洋艦,登陸瑞川和津清。東條英機和裕仁也已經對海軍失望,將全部賭注都壓在朝鮮,甚至不顧國內空虛,又從本土抽調五個才剛組建不足一個月的師團支援朝鮮。

但就在樋口季一郎率第九師團從平壤出發進攻順川時,卻遭到當頭一棒。

靈活地運六戰術運輸機在四架雷電的保護下,緩緩降落在順川野戰機場。剛下飛機,李宗仁就聽到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