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那可糟了。”蔣百里呵呵一笑:“我們賣給俄國的老槍大部分都是79和65毫米,還有不少法國8毫米和英國77毫米,現在又多了792毫米減裝彈一¨不久後還有762無底緣。一個國家子彈口徑就有,俄國後勤要亂套了。”
“亂套才好呢,省得回過頭來拿我們的裝備打我們!再說了·他們現在根本沒時間關心後勤,能有槍就不錯了。”張孝準說道:“聽說去年開戰至今,他們已經損失230萬人,哪個國家能經得起這種消耗?”
楊秋擺擺手:“也別笑話俄國,他們骨子裡那種大沙文主義和崇尚暴力的性格非常適合軍人,所以論士兵個人素質來說是僅次於德法的,如果能接受系統訓練會非常可怕。真正昏庸的是指揮官和戰術僵化,就算有號稱世界第一的哥薩克騎兵都不知怎麼用·而且又要面臨三線作戰,損失大是自然地。”…;
蔣百里深為贊同這個觀點:“總司令說的很多,當初日俄時俄軍士兵戰鬥能力還是不錯的·要不是指揮上的錯誤日軍也沒法那麼快拿下,如果能多拖上一年結果或許就變了。”
“對我們也更糟了。”楊秋笑笑,轉頭問張孝準:“和英法協商觀察員的事情有結果了嗎?”
派觀察員去歐洲是國防部最近的重要工作之一,雖然經過中日戰爭國防軍得到了鍛鍊,新戰術也初顯成效,但和歐洲相比中日戰爭無論是規模還是思想都只能算小孩子過家家。楊秋不是沒考慮過把藉機會加入協約把部隊送往歐洲,進一步拉住關係,可對任何沒經歷過大規模戰爭的部隊來說,連軍官都不明白的情況下倉促加入唯一結果就是慘敗!國防軍戰鬥規模多大?一支再頑強的軍隊,哪怕是昭和時代的皇軍·初次面對一次戰役僅僅炮火準備就需要數天,投擲上千萬枚炮彈,投入至少數十萬的戰鬥,如果軍官自己都無法避免緊張,士兵的戰鬥情緒就會迅速崩潰。
所以派觀察員讓軍官先去親身體驗,才能累積足夠的經驗和教訓·將來面對如此規模的戰爭也不會手忙腳亂。
張孝準是首批即將出發的軍官,說道:“外交部和總參謀長已經和英法達成協議,由我、嶽鵬和蔣作賓分別帶隊分三批前往,總計向協約派遣500位陸軍和海軍觀察員。根據情報英法最近在達達尼爾海峽和阿巴香地區活動頻繁,似乎在準備進行兩場大規模反攻,所以第一批觀察員三天後就要啟程,儘量別錯過這兩場大戰。”
達達尼爾海峽,加利波利戰役一。。想到這兩個詞楊秋也撓撓頭。
這場完全是丘胖子個人意志的戰役註定會成為協約國的阿喀琉斯之踵,除了高達百分之五十的傷亡外還將帶來一個非常可怕且嚴重的後果,那就是導致西線連續幾次發動反擊都人手不足,尤其在德國投入毒氣彈後更是嚴重,一度使得整條西線都搖搖欲墜。平行世界中,也就是因為這個錯誤導致英法人力資源開始緊缺,從而拉開了五十萬遣歐華工的序幕。
除了海軍和陸戰隊能借鑑外整場戰役外,加利波利戰役對陸軍來說是乏味和僵化的,向那裡派遣太多觀察員只是浪費,還不如好好觀察即將開始的聖埃盧瓦和伊普雷戰役,所以他說道:“海軍和陸戰隊去達達尼爾海峽就可以了,你的主要工作是去西線,此外一定要讓大家注意安全!德國恐怕在最近會投入毒氣彈和一些新式大規模殺傷武器。”
庚子年八國聯軍就在中國使用過毒氣彈·所以兩人臉色都微微一變,張孝準更是用力點點頭。
離開槍械廠區後楊秋一行又驅車來到位於漢陽30公里外剛投產的魚雷廠。魚雷是海軍的主要兵器之一,向德國購買潛艇時楊秋就買下了黑頭魚雷的全部製造技術,不過即便是有技術要造出魚雷也是很難·最關鍵就是魚雷引信!
魚雷引信是一種極為精密複雜的部件,二戰美國魚雷就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