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
何況就算能派遣,暫時也無法來地中海。
“。。。。。。。”老哈坎更是一陣頭暈。不顧禮貌捅捅計算義大利海軍完蛋後,該怎麼面對中美英三國強大海軍的雷德爾,用倆人才能聽到的聲音嘀嘀咕咕:“元帥閣下,他以為自己能打敗中英還有美國?”
雷德爾也很頭疼。海軍上自己太弱了!五指撐著額頭,嘴裡碎碎念:“真希望那個笑話是假的,二十個師。。。。。。二十個師。。。。。。。”
老哈坎知道那個笑話,但他現在哪還有心思嘲諷義大利。想了良久後才低聲道:“元帥,我希望去一次中國。”
“去中國?!”雷德爾嚇了一跳,要不是熟知老哈坎。恐怕會懷疑他和楊秋有什麼勾結。
“我瞭解他,美國人已經卷進來後,丘吉爾那個老混蛋會毫無保留的投靠羅斯福,所以他現在也肯定想平衡內部。”
“你的意思是,他會退出戰爭?”
哈坎搖搖頭:“當然不會,他是個自私自利的傢伙,不會放棄這種擴張的機會。我是想去看看他們的分段建造法,並且。。。。。。探聽一下他是否會向埃及投送部隊。”
雷德爾嚴肅起來。切斷直布羅陀,只能確保英美無法支援北非和地中海,但中國卻不受限制。因為中亞已經被北京佔領,他們可以輕易地將鐵路延伸到伊朗的馬什哈德,就算德黑蘭還在蘇聯手中,也可以透過地勢較為平坦的阿富汗西部,連線印度穆盟控制的拉瓦爾品第,一路暢通抵達卡拉奇。何況他們從去年起就動用數十萬蘇聯戰俘,修建從霍爾木茲海峽至馬什哈德的鐵路,一旦貫通就能將中亞和波斯灣聯絡起來,到時候即使沒有馬六甲,也可以向波斯灣和北非增兵。
所以搞清楚楊秋會不會越過西奈半島,繼續向埃及和北非深入,事關大地中海計劃的安危。而目前能搞清楚的,恐怕也只有這位和楊秋私交甚密的“技術顧問”了。
老哈坎連夜坐飛機前往伊斯坦布林時,丘吉爾和英國已經陷入狂歡!
區區5架飛機(中國1架被擊落、2架夜降損失、英國2架被擊落)的代價,就一舉摧毀義大利海軍主力,徹底扭轉了地中海制海權的不利局面。
自覺利用了美國宣戰的時間差,讓楊秋出力的丘吉爾喜不自禁,點上雪茄,拿起電話等了幾分鐘後,用熱情飽滿自信的聲音說道:“快來吧,富蘭克林。我們已經摧毀義大利海軍,柔軟的腹部已經敞開,地中海沒有軍艦了。。。。。。。”
一天後,羅斯福以百分之六十得票率,第三次連任總統。當天上午,他就在國會再次發表演講,以“楠塔基特事件”警告那些心存僥倖的人,美國已經無法置身事外,要求國會立即同意對日本、義大利和德國宣戰。
下午三點,美國參眾兩院一票棄權,其餘全數透過宣戰,同時被透過的還有《租借法案》。
三點十五分,羅斯福在數百位議員和記者面前,同時向德、意、日宣戰。。。。。。龐大的美國戰爭機器,終於擺脫束縛,開始全速運轉。
。
。(未完待續。。)
第963章 風雲色變
一九四零年十一月初,整個世界都在迴盪華盛頓的宣戰書。從北京到倫敦,全世界的目光都隨著星條旗緩緩移動。為了這天,羅斯福顯然進行了極充分的準備,就在美國宣戰後兩天,巴西和墨西哥宣佈加入同盟,美洲聯盟也發表了希望恢復和平的宣告,連流亡美國的前菲律賓總統曼努埃爾…奎松都被拉出來,以菲律賓共和國總司令的名義向三國宣戰。
與此同時,大西洋艦隊約克城號航母、紐約號戰列艦和德克薩斯號戰列艦,攜四艘巡洋艦、四十五艘商船和五十艘上次歐戰時期的老式驅逐艦,從切薩皮克灣出發,浩浩蕩蕩進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