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希望看到的,於是親自打電話給前線的鐵木辛哥,要求他抓住中國援兵不多的機會,全力進攻,奪回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就在他躊躇滿志時,一份重要情報,卻讓克里姆林宮再度體驗嚴冬的徹骨冰寒!

葉尼塞河以東地區,即將舉行脫離蘇聯的地區公民投票!

====

諾里爾斯克,蘇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州極北的邊荒小城,以擁有高品位鎳、銅、鉑族等有色金屬聞名後世。歷史上,這裡是大清洗時代最重要的罪犯流放地之一,但這個時空裡卻不同。自從1920年中國強行以武力控制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切斷蘇聯向東的西伯利亞鐵路大動脈後,整個葉尼塞河以東的蘇聯地區,都陷入長期的游擊戰和動盪中。戰爭和饑荒造成上百萬蘇聯移民離開或死亡,使當地人口從1918年的270萬,下降到不足33萬!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後,為刺激經濟。楊秋大肆舉債,掀起振興中國的基礎建設**。在各種工程和金屬石油加工業的帶動下,大量漢族家庭開始移居赤塔、北海(今伊爾庫茨克)和烏梁海等北方省份,人口也迅速膨脹到300萬。為繼續向北拓展,楊秋不顧蘇聯的強烈抗議,動用軍隊修築價格便宜的窄軌便道,深入蘇聯的雅庫茨克等地區,掀起極北淘金和開礦熱潮。在報紙引導和鉅額財富的引誘下,北方移民的腳步開始向北極寒地深入。1933年初,兩艘中國海軍破冰船更是在夏季成功走東北航道,穿越白令海峽抵達新西伯利亞群島進行水紋勘測。

截止目前,不包括赤塔等中國北方省份,總計有約五十萬中國移民居住在蘇屬東西伯利亞地區,佔當地人口總數的百分之五十,其中大部分都是工礦企業的員工和家屬。斯大林對此恨之入骨,一度打算修建北極鐵路,但終因技術無法實現而告終。

3010計劃啟動後,國內對珍惜有色金屬的需求開始加劇,促進了“西北地質大發現”程序。諾里爾斯克也是在那時,被發現有大量鎳銅和鉑族礦,最終由中國北方礦業公司接手開發。經過數年開發,不僅修建起火力發電廠,冶煉廠和食品加工廠,還形成一個較大的工業居住區。目前約七千居民住在這裡。百分之九十都是礦業公司的工人和家屬,剩餘也都是遊牧的埃文基族。因為實在是太偏,所以每年只有5到10月可以從葉尼塞河前往這裡,其餘時間均要靠定期航班來往。為防止蘇軍襲擾,這裡還常年駐有一個警備營,並有一個大型室內機庫。

卡瑞斯搭乘中國空軍運輸機抵達這裡時,天空還飄著小雪花。

“啊!這裡真美,快看,再下雪。”一名來自國內的女記者顯然沒見過六月飛雪的景象,禁不住呼喊出來。

記者們很快被士兵安排上了一輛卡車。卡瑞斯坐在前面,目光在身邊陪同他們的辜玉文身上繞了幾圈。“卡瑞斯先生?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辜玉文的英語很好,扭頭詢問道。

卡瑞斯知道,這個年輕人和霍普金斯一樣,是楊秋最信賴的私人顧問之一,參與過很多國家決策。所以也想從他嘴裡套套話:“辜先生,貴國為什麼要組織這樣的投票呢?這裡是蘇聯國土。”

“這裡確實是蘇聯國土,但那只是過去。卡瑞斯先生,您忘記了?我們目前的工作。士兵們付出鮮血好和犧牲,不正是要打破獨裁和野蠻嗎?所以總統認為,既然我們解放了這裡,就應該給這裡的人民一個自由選擇的權利。”辜玉文的口才很好。說話滴水不漏。

“但這裡是貴國公司投資的礦區,工人也都是貴國公民,他們部應該獲得投票權。”

“不不,您錯了!既然他們居住和工作在這片土地上。那麼就有應該和當地人一樣,擁有選擇的權利!這裡的每一個公民都應該獲得。這不正是我們兩國一直在提倡的自由、公正和民主嗎?”

卡瑞斯動動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