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日同盟,法蘭西和英國分歧會隨著戰爭結束擴大。一個擁有市場、需要技術。需要平衡英日,另一個需要利潤。。。。。。所以他們擁有互相需要的條件。”

威爾遜贊同他的觀點,但對於中法結盟卻依然抱著不樂觀的態度,說道:“法國並不好相處,而且請注意,他們和俄國是天生的盟友。”“是的,他們遠比英格蘭更傲慢無理!目前是因為戰爭才不得不低頭,一旦恢復未必會真心結盟一個落後國家,但有一點總統閣下您應該注意,如果。。。。。。他的軍隊幫助法國人趕走德國呢?如果。。。。。。俄國崩潰呢?”

“羅伯特,你在說笑嗎?60萬需要我們提供武器才能完成武裝的軍隊。。。。。。能打敗精銳強大的德軍?”俄國崩潰非常有可能,但威爾遜卻不信60萬中國遠征軍能做出多大貢獻。蘭辛卻繼續擔憂道:“這個問題只有上帝才知道,我只知道日本。。。。。。敗在了他們的槍口下!”

威爾遜總統皺皺眉,當初中日開戰時全世界都不看好中國,但最終逼得日本全面撤離大陸的卻是中國國防軍,雖然這其中英法俄的逼迫起了很大作用,但青島戰役卻是實打實用鮮血拼殺出來的!想到這裡他的頭就有些疼,這些東亞黃種人似乎天生就對暴力非常崇拜,要是他們最終能在法國戰場上打出自己的威名,恐怕中法結盟非常有希望達成。這種局面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雖然楊秋積極走工業化道路但想要威脅美國還不現實,因為目前民國對美國的威脅甚至不如日本大,畢竟後者還有一支強大的聯合艦隊,即使。。。。。。因為缺錢最近採取了戰略收縮但實力還是在的。對美國來說只要民國不走大海軍路線就不會成為威脅,真正頭疼的是中法的突然接近,不僅使美國想取代德國在民國市場中的地位這件事變得非常微妙,如果法國在戰後能快速恢復,那麼他們無疑將會取代德國成為歐洲大陸上的霸主!這不符合美國確保歐洲平衡的戰略。

世界政治的多米諾骨牌隨著中國參戰開始悄然變化,而這種變化卻讓本來打算消耗歐洲在出戰的美國有些措手不及,此時的威爾遜需要更多的建議,問道:“那你有什麼好建議嗎?”

羅伯特蘭辛就在等這句話,說道:“還有兩天您就要和他見面了,我認為只有兩個可能,或者我們和他建立起更加緊密地關係,或者。。。。。。您需要擬定一份宣戰書。”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四零一章 國會山(山)

ps:有點感冒,本來今天是要結束最近這一小節,進入戰爭和俄國篇幅的,但上班時咳嗽厲害所以就沒碼字。欠一章本週六還,今晚早點睡了。

國際地緣政治永遠是多米諾骨牌,稍稍挪動結局就將註定更改。或許始作俑者此時此刻都沒想到,後來的世界會被改得面目前非,而一切都從1916年8月25日開始。

8月25日陽光璀璨。距離楊秋踏上馬賽時間已經過去整整一個月,最終經過艱苦的討價還價,中華民國政府代表駐法大使胡惟德在著名的波爾多梅huā廣場正式與英法俄意比等協約國簽署聯合公報,後來該公告也被稱為《梅huā公告》。根據公約即日起民國政府將自動收回包括哈爾濱、天津、威海、重慶、漢口等內地和北方租界主權,並改建為雙方經濟保稅區,確保協約各國在華利益不受侵害,同時英法兩國承諾向民國政府提供價值50億民元貸款,援助十餘家大型工廠後,並宣佈中國正式加入協約國。

同一刻,南京總統府向同盟國宣戰。

雖然從華工登陸歐洲起全世界就都在傳言中國將參戰,等楊秋抵達馬賽這種傳言達到頂點,但當《梅huā公約》正式簽署後很多國家依然被其中傳遞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