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同胞們都是自由的!”

這句話。將壓在四萬萬人心頭的大石掀翻!清政府入關數百年後他們終於再次為了得到國家承認的自由公民!這一刻,泰格甚至想起了亞伯拉罕林肯,想起了華盛頓!想起了南北戰爭中奴隸們被解放時那種狂歡和震天動地的呼喊的景象。

轎車在這種感悟中抵達了國會大樓,這幢由漢陽和重慶兩大工業集團捐助的嶄新大樓去年底才剛剛投入使用。它現在是南京最大也是最漂亮的建築之一。但它卻沒給泰格任何宏偉氣派的感覺,因為他突然想到一件事。楊秋今天要在自己企業捐贈的國會大樓內接受不同政見者對自己的彈劾表決,這算不算戲劇性?如果他失敗,會不會氣得拆了大樓呢?…;

兩人下車步入大廈後,喧囂吵鬧的會場內因為他的出現瞬間安靜了下來,以梁啟超為首的彈劾派目光死死咬住他,透著令人心悸的寒芒。但就在開會的木槌聲敲響後。還沒等他們有所反應,楊秋卻陡然站了起來:“在關於彈劾我的投票前,請允許我說兩句話。”向黎元洪,唐紹儀和議長行禮並得到同意後,楊秋向鄺煦堃做了個手勢。後者很快帶人將早已準備好的一箱箱檔案搬了進來,然後將其發放到每位議員手中。

“這是什麼?”

“程城法案?”

“不對,看這裡,應該是土地改革法案。”

眾人紛紛翻開厚厚的草案竊竊私語。不明白為何楊秋突然在這個時候提交新法案,所以目光逐漸又集中到他身上。楊秋舀起一份土地改革法草案,緩緩走到講臺中央。作為在場的唯一記者,泰格拉著臨時充當翻譯的鄺煦堃走到最前面,半蹲著調整相機鏡頭。

鏡頭裡的年輕人已經沒了剛才的輕鬆,臉上寫滿憂國憂民的凝重,他微微挽起袖子,手執著草案掃視全場:“這是我帶來的,但它卻是一位倒在卑劣暗殺中的普通教師草擬的!他原來把這份法案稱為《中國土地改革建議草案》,為了紀念他的不朽,我臨時將這份草案改成了他的名字。他一個年僅26歲的年輕教師!從四川的雅安私塾走入成都師範學堂,再從師範學堂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深造工商管理和文學!回國後他沒選擇從政。也沒選擇經商,而是前往徐州,去教書育人!一年多來他不僅出色完成了自己的工作,還舀出一半工資購買學習用品資助家境貧寒的學生。原本,他可以不捲入這場糾紛,但他害怕自己的學生因為土地和生存無法繼續就讀。所以就給我寫了這樣一份建議。

他是誰我想已經不用再說了,今天讓我們大家一起撇開政治身份,忘記各自的政黨,來看看一個年輕教師對這個國家未來的構想。他不偏激,也不仇視任何擁有田地者,所以在第一條上,他就註明了承認土地所有者對土地的擁有權!但他也看到了土地集中化的惡果,看到大多數國民舉步維艱連吃喝都無法保證的艱難後,他提出了八條建議。

第一,取消全部老租契,代以民國政府頒佈的標準土地承包合同,以類似工人勞動合同的平等方式解決所有者和耕種者之間的不平等待遇,明確租期不得少於三十年,租金不得高於土地收入的兩成,租期內不得以任何方式增加租金。。。。。。。等等措施,以確保和維護土地承包耕種者的權益不受侵害,同時對土地出租者開徵土地增值稅。

第二,建立農民互助協會,幫助低收入農民家庭實現技術、資源、財政上的互助互愛,打破目前農民不得不過分依靠各類民間高額私貸購買種子,開發土地的需求。請求中央政府、中央銀行在政策上向農會傾斜,並從國外引進優良種子,組建國家農業實驗室,以實現全國農業大邁進支援工商和人口增長的需要。

第三,對過多擁有土地者按照土地規模加收土地保有稅,以水田每戶家庭1000畝,旱田每戶2000畝為上限,凡超出者每畝地每年徵收被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