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國經濟部門為發展工業,一直對農業實施剪刀差制度。簡單說就是人為壓制並固定糧食價格,促使原材料和工資水平保持較低水平,以便讓商人們能賺到更多錢,渡過資本累積階段。從效果看還是比較理想,因為糧食是一切的基本,糧食不漲價通貨膨脹就會被壓縮到最小,沒有通脹就沒有漲工資,沒有原材料上漲等等麻煩。
但現在這個政策不行了!隨著世界通縮加劇,如果繼續保持貨幣通縮政策,萬一美國那邊出事波及從歐美進口萎縮,就需要激發起國內市場來支撐避免紡織、生絲和茶葉這些外向經濟大規模破產。所以楊秋需要提前想辦法增加和擴大國內購買力。而他的辦法是,有條件的部分開放糧食市場,並超額增發貨幣供應需求!
“我同意副總統的意見。”
徐秀鈞贊同楊秋:“我國人口和糧食的基本關係正慢慢再變,程城法案後大批移民和新土地擴充,大部分地區都已解決糧荒,但目前的糧價實在太低,種田也只能做到溫飽。農民是最大的群體,先要增加他們的收入。除擴充工商服務吸引務工,加強經濟作物外,最能快速見效的就是適當提高糧價。至於超發貨幣。。。。。。我也贊同。我國的建設專案是世界最多的,需要大量貨幣供應,目前的金銀和外匯儲備量嚴重不足,如果按照往常一點點積攢儲備再發貨幣肯定跟不上發展速度。”
“糧價漲價,會不會讓工人的不滿呢?可不是辛亥年了,現在全國上下幾百萬工人,再加上為他們服務的人員,涉及千萬長嘴巴!這可是大事!”蔡公時的表情很嚴肅。
。
。(歡迎您來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道歉!
ps:昨天和今天單位較忙,所以感覺思緒有些亂,剛才俺把碼的三千字都刪了,因為和昨天一樣實在太水,請容俺休息一天調整下。
在這裡向
手打中……手打中……
【如果此章是屬於作者求月票之類廢話的,請跳過繼續看下一章】
估計再過幾分鐘就打完上傳
或者您可以點選上面的按鈕傳送錯誤報告
請你先收藏此頁吧,方便等下閱讀咯……
第六一二章 補貼計劃
開完會後楊秋得到真納回國的訊息,即使他願意配合也需要時間籌劃,所以楊秋借這個空隙把全部心思放回國內。k 更新經過幾個月的商議和仔細研究後,早早帶著草擬的計劃書來到總理府。這種積極的工作態度讓胡惟德都不禁打趣道:“若是全國官員都像您一樣,何愁國家不強呢。”
“行了馨吾,你就別拍我馬屁了,我現在最想的就是辭職回家睡大覺。”楊秋一邊開玩笑一邊從包裡拿出農業扶持計劃書。這是上次開會後,他和張文景等人足足花了兩月討灤究出來的農業刺激方案。
胡惟德笑笑,雖然是句玩笑但大家也知道,一旦國會完成修憲該總統制,副總統這個職位就徹底成為政治圈的一個符號,所以楊秋辭去這個職位也不奇怪。
其實總理府也是修憲後受益最大的機構,所以無論是從自身出發還是出於對楊秋知遇之恩的報答,胡惟德都是支援修憲的政府高官。但他也知道,隨著王正廷和顧維鈞等在外鍛鍊的年輕人相繼回國,慕容翰和董用威調任,鄺煦堃、曾琦等新一代國社黨人出任駐外大使,民國成立以來第二次權力大交接已經開始。
厚厚的計劃書讓胡惟德很驚訝,他很喜歡楊秋這種歐美式的工作方法,做什麼事前都會先出詳細的計劃書,不僅給出明確目標還羅列出遇到問題時的處理辦法,讓下面辦事的人一目瞭然。但看著看著臉色就變了。因為楊秋居然想學美國,大規模補貼農業和特殊產業。
一直以來民國都實施的都是穩糧價,抑制通脹,確保工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