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話想說?”關上車門,楊秋問起他剛才走神的事情。顧維鈞微微一驚,沒想到楊秋居然注意到了這個細節。

剛才在會議室不好說,此刻車內沒有外人,顧維鈞道出了自己的揪心:“總統,其實我心裡有數。別看這次蘇聯投入重兵,可大部分都是新兵,無甚經驗,若不是後勤與東南牽制,不足為慮,我只是害怕這場大戰會久拖不決,局勢惡化失控。我問過子安,他說英美能在海空上逞威,但在半島地面上,一場慘敗勢所難免。就算我們去也不行,因為那邊掌握不了制空權,卓凡那套東西沒法實施。所以他覺得,羅斯福和丘吉爾能守住安達盧西亞和直布羅陀,已屬萬幸。希臘淪陷也是肯定的,土耳其恐怕也會被捲進來,所以年底前咱們還必須打通馬六甲海峽,否則西面會吃緊。威克島後,羅斯福因為要出兵歐洲,擔心日軍深入夏威夷和澳大利亞,才不得已答應向我們提供援助。現在日本海軍基本完蛋,他自己又陷在西班牙和北非,我們再想獲得外部援助已經不現實。所以國會上下為這件事,已經多次提出建議,要撤回援英空勤團等部隊。現在日本這邊才開啟局面,中亞又爆發這麼大的戰役,他們已經很不滿多線作戰。他們認為,既然日本海空軍已經對我國領土沒有多大威脅,就應該抽回半島的部隊,大不了加強對朝鮮的軍援,讓他們自己去打。應該把我們的部隊調往中亞,畢竟我們和蘇聯已經是不可調和的死敵。此外,從經濟和儲備的角度看,多線作戰也很困難。單靠我們自己的力量。咬咬牙堅持一年半載沒問題,要是時間長了,肯定會傷及元氣的。。。。。。現在伊拉克又出亂子,還要在德黑蘭牽制,實在。。。。。。。”

楊秋無意識敲擊著自己的膝蓋,今天這個局面是他早就預想到的,應該說比預想的還要好些。但他顯然低估了多線同時作戰,給內閣和國內帶來的壓力。他相信,顧維鈞是支援自己的,否則剛才就不會過問從朝鮮抽調部隊的事情。但其它人呢?國會的質疑。財政的壓力,都在逼迫他儘快結束多線作戰。想到這裡,他緩緩地道:“少川,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但朝鮮和琉球我們是不得不打!這不單單是軍事上要消滅日本,還有政治上,我們對待亞洲國家的態度!你想,朝鮮淪陷,可以說和我們早期的縱容主動避讓有密切關係。我們可以軍援,可以貸款。但普通的朝鮮人會怎麼想?越南、菲律賓、汶萊、緬甸。。。。。。他們會怎麼想?現在不是戰爭初期,可以用準備不足去搪塞,我們身上的勝利越多,他們的期望就越大。日本海軍癱瘓。正是一舉打敗日軍,光復亞洲的最好時機,如果此時因為遙遠的中亞撤走主力,他們還會把我們當成一個可靠地盟友嗎?”

“我們要建立的。是一個後花園,不是大一統的亞洲。民族多樣性和民族獨立運動,決定了這個時代。已經不可能透過征服去控制整個亞太。所以我們必須站在整個亞太的角度,來打這場戰爭。”楊秋輕輕地擺了兩下手,神色堅定:“現在是困難,但我堅信,只要半島和琉球獲勝,日本是肯定是撐不下去的!所以我已經給楚南他們下了死命令,八月底前,無論如何都要拿下琉球和漢城!塞班島和特魯克也已經不需要多少投入。據我估算,最遲到十月,我們不僅可以把前期遠征西南太平洋的部隊都抽回來,還能把琉球的幾十個師節省出來。半島上,只要攻下漢城,瓦解日本的統治根基,就可以逐步撤出主力,讓朝鮮軍和我們的新軍承擔主要戰事。至於波斯灣和東南,我可以給你透個底,只要蘇德不是正式踏入土耳其,我就不會主動的介入。”

見他說的那麼自信,顧維鈞的臉色也稍稍鬆了些。說道:“那好。明日我就讓施肇基和慕容翰去東北坐鎮,先把投票的事情解決。呵呵,您說斯大林得到訊息後,會有多生氣?”

“多生氣我不知道,不過砸幾個杯子是肯定的。”楊秋微笑著,心思卻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