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幕僚滿臉憤然,“陛下這招太狠了,胡相的離開,朝堂上百官群龍無首。”

“陛下就能毫無顧忌地肆意推行他的新政,完全不用顧及百官們的感受和想法了。”

又一位謀士霍然站起身來,眼神中透著精明與果敢,“韓國公,依我之見,三日後上朝之時,不妨安排人手推舉您再次出任丞相,主掌中書省。”

“您作為開國元勳,在朝中威望無人能及。”

“只要能重掌丞相之位,便能順理成章地參與到變法的核心決策之中。”

“屆時,進,咱們可全力助力陛下推行新政,以此展現咱們對陛下的耿耿忠心。”

“退,也能在這變法的浪潮中巧妙周旋,為您的家族以及淮西集團謀得最大的利益。”

“同時,還能對那些與陛下走得近的勢力形成制衡,不至於讓他們一家獨大。”

話音剛落,另一位謀士卻憂心忡忡地搖了搖頭,“話雖如此,可陛下既然鐵了心要變法,又怎會輕易讓韓國公重回相位呢?”

“這其中的阻礙必定重重,怕是沒那麼容易實現。”

李善長聽聞此言,眉頭緊緊鎖在一起,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心裡清楚,丞相之位意味著滔天的權勢,但也伴隨著無盡的風險。

重新出山,必定會再次被捲入朝堂的權力漩渦中心,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

可如今陛下變法的決心已定,若不能掌握核心權力,自己苦心經營的家族以及龐大的淮西集團,恐怕會在這場變革的浪潮中逐漸被邊緣化,失去往日的輝煌與權勢。

這是他無論如何都不願看到的局面。

良久,李善長緩緩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欣然應允道:“陛下雖心思深沉,但老夫在這朝堂之上苦心經營多年,人脈盤根錯節,勢力亦是不容小覷。”

“三日後上朝,咱們安排人率先提出推舉我為相,先試探陛下的態度。”

“若是陛下當場駁回,咱們便見機行事,暫且蟄伏。”

“若是陛下稍有猶豫,那便是有轉機。”

“這丞相之位,我勢在必得,定要重登相位,掌控這朝堂局勢。”

三日後的早朝,朱元璋高坐龍椅,神色平靜地處理著日常事務,舉手投足間盡顯帝王威嚴。

與此同時,李奧正手指在手機螢幕上快速滑動,瘋狂地選購著大量女性用品,心裡還盤算著如何憑藉這些東西成為婦女之友。

待諸事告一段落,吏部尚書越眾而出,恭恭敬敬行了個大禮,奏道:“陛下,胡相已然前往遼東,全力操辦那邊的事務。”

“如今朝堂政務繁雜,中書省更是千頭萬緒,若無丞相主持大局,恐諸多事務推進受阻。”

“臣思量幾日,韓國公李善長,乃我大明開國元勳,功勳卓著,且曾在丞相之位上歷練多年,深諳政務,實乃丞相之位的不二人選。”

“懇請陛下恩准,讓李善長再次出任丞相,統領中書省,主持朝堂大局。”

此言一出,殿內先是一陣短暫的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