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繼續辱罵時,再也坐不住的林銑十郎陸相狠狠一拍桌子。他也火了,發大火了!堂堂大日本帝**部,居然變成潑婦罵街的場所,成何體統。但他才剛站起來,會議室大門就哐嘡一聲被踹開,大家扭頭看去只見一大群頭扎武士血帶的年輕軍官衝了進來。這讓他更加氣憤,咆哮道:“八嘎!你們是什麼人?這裡是陸軍省,誰讓你們擅自進來的!憲兵,憲兵在哪裡。”

相澤三郎這些人其實早就在門外了,本來他們還保持著最後一絲冷靜,希望等開完會後找陸相和真崎甚三郎出面,卻沒想先聽到永田鐵山背叛陸軍還準備向支那楊秋求和,還幫助海軍挪用陸軍軍費,最後連林銑十郎陸相都暗暗袒護,頓時氣得火冒三丈。

這個相澤三郎本來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如今更是瞳孔充血,匹夫之怒直貫腦門,也不管他是陸相還是軍務處長,猛然從褲子裡抽出藏起來的刺刀:“天誅!你們這些國賊,接受懲罰吧!”呼喊著,將雪亮的刺刀就捅進林銑十郎的肚子。

所有人都呆住了!連真崎甚三郎都忘記了阻止,等到反應過來,相澤三郎已經拔出刀轉向永田鐵山。“叛徒,天誅你們這些叛徒。”刺刀帶著血線,再一次狠狠刺了過去。

狠狠的一刀,從永田鐵山肋部捅了進去。

劇痛讓他猛然麻木,腦海裡忽然想起一句中國名言,出師未捷身先死。。。。。。真的不想死啊!

。(未完待續。)

關於更新速度

ps:最近更新較慢,我是來道歉的。

河馬白天要上班這個不說了,為人父母也不說了,更主要的原因是這本書的構架不同。

這是條不同的路,很多地方需要反覆的去想,去推敲。所以每天晚上寫完後,我都要一邊查資料一邊想後續發展。說句良心話,我碼字至今幾百萬字,從沒有黏貼複製過一個字,所有都是敲出來的,連武器介紹都是。每個程序和演變也是自己想出來的,可惜我不是戰略家(其實也是對著畫面擼管的**絲),所以這對我是個考驗,也是我上本書結尾說不太想寫二戰的原因,因為構架太大,太難,有些地方還不能簡寫,沒鋪敘的話到後面你們看著也彆扭。會說“咦?怎麼和他打了,不對啊,不能啊,怎麼這個地方冒出一支軍隊來了,英國公主為啥白送給楊秋睡。。。。。。”等等。

所以鋪敘會很重,但這些章節是枯燥的,也是我最不喜歡寫的。其實打仗最好寫,找幾個戰例分析一下就出來了,還能從頭打到尾的無限嗨皮。但這不是我可以決定的,因為我開始設定的楊秋就是個國家至上者,我必須按照他的思路寫。我知道,我寫不好這個人物,所以心裡更忐忑,因為楊秋超出了我的生活範圍,超出了我的世界,但既然寫了就要好好寫,而且肯定的會完本,更不會像上本那樣二戰一結束就嗝屁。

現在大家看出來了,很多情節和思路其實是不符合歷史的,但我說了,我不寫歷史,我寫的是書,走不尋常的路。因為歷史沒有楊秋,也沒有這位把整個國家和民族扛在肩上的偏執狂(至於沒偉人班底是因為不好寫)。這些情節和思路或許是錯的,或許是好笑的、愚蠢的,但都有個共同點,就是不做國家能力之外,很可能傷及國家、傷及民族的事情。因為楊秋是國家至上者,決定了它不會冒險,只會在可預見的情況下謀利,不像日本那樣賭博國運,因為對他來說這是不負責任的,所以更要我不斷地去動腦經,去推敲,去想。

所以導致速度慢,但我想說,這種慢主要是鋪敘,等到世界局勢明朗楊秋決定壓上籌碼後,就會快很多,因為全都順暢了。

當然,楊秋的決定最終原則還是不變,只拿能拿到的利益,有危害且不明朗的利益不沾,除非是逆天的好處才會賭一把,但這個賭也不會壓上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