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蘇萊曼諾夫建議向安集延撤退。但是當他們帶著數千騎兵向南郊突圍時,三挺重機槍立刻噴灑出可怕的金屬風暴。
迅速縮短的帆布彈告訴世界,中國國防軍針對近70萬平方公里的西疆地區的掃蕩戰全面拉開。
。
。(。。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四**章 爆海軍(上)
西北烽火連天,廣西欽州的海灣前也是人山人海。
經過七年發展,昔日的小漁港已經成為南方沿海最大的樞紐海港之一。撇開枯燥的經濟資料不說,僅欽州一地各類碼頭工人就多達萬餘
,大小工廠商鋪千餘家,廣西人的驕傲,僅次於馬尾和廣州的欽州灣造船廠也坐落於此。
一萬餘人散佈在西北邊疆和沙漠裡撒把米差不多,但全都擠在海港碼頭卻讓西南警備區計程車兵們滿頭大汗,三十好幾的陸裕光和馬濟一
邊指揮秩序,一邊伸長脖子張望空空如也的海面,神色急躁道:“爹。。。。。。你說總司令的船怎麼還沒來?”
兩人都是12年首批西南赴歐美留學生,在美國學習三年後又以國防軍士官生的身份進入美國西點軍校學習,但也因此錯過歐戰。所以兩
人懊悔不已,就想借此次楊秋來廣西的機會,想辦法說說讓他們去西北戰區混個戰功。陸榮廷那不知兒子和義子的心思,瞪眼道:“看看你
們!多大年紀了還這麼沉不出氣,既已入行伍就該學會沉住氣。你們以為西北蠻子收拾起來輕而易舉?我告訴你們,沒一兩年這場仗結束不
了!看苗兄弟。。。。。。多學著點!別以為喝了幾年洋墨水就尾巴翹上天。”
陸榮廷穿了身中式長袍,紅光滿面、腦門鋥亮。完全看不到早年流浪的影子。
至於他口中的苗兄弟,就是苗洛的哥哥苗遠。自從宋教仁死後,他就放下全部心思來廣西安生經營,接管了妹妹名下的欽州灣造船廠和
西南橡膠公司等產業,不僅透過美洲致公堂滿世界蒐羅人才,還從美國請來不少技術人員。前年《梅花協議》簽署後,利用英法支援老師的
機會和陸榮廷商量一口氣出資興建了桂林大學、柳州商學院和南寧工業學校。已經成為廣西甚至全國都炙手可熱的實業家。此刻見到陸榮廷
教訓兒子,呵呵笑道:“陸省長太客氣了,兩位兄弟要學也該學您。若非您運籌帷幄,哪有我們廣西今日的盛景。”
聽苗遠出口就是“我們廣西”,陸榮廷眼神裡都透著興奮。人到了他這個年紀。想的已經是子孫後代了。他當初看準楊秋,還撮合苗洛
不就這個心思嘛。如今楊秋已經成為能擎起全國甚至遠東的頂樑柱,幫他看好廣西和西南這片地的話,幾個兒子只要不犯大錯混個安生立命
絕對不成問題,所以他這些年費盡心思發展廣西。雖然底子薄不如其它省份,但利用自己在南洋一帶的名氣,積極聯絡華商回國投資,又借
歐戰刺激發展樟腦、蚊香、藥材、萬金油這些傳統產業的同時,又搞起肥皂、鹽鹼等輕化工產業,水泥、鋁廠、煤炭、採礦等資源工業也是
紅紅火火。最後靠這些手段。硬生生讓廣西財稅7年增三倍有餘!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而且隨著西南鐵路網建設完畢,位於沿海終點的欽州
灣更隱隱有了超越廣州成為南方第一大港的架勢。
不僅如此,他治理下廣西的農林水牧都得到長足發展。先從法國人手裡買改良的占城稻稻種推廣全省,又按照楊秋建議嚴令各地都要搞
圈養家禽產業。雖說這些都帶有很濃厚的家長式行政命令。但卻真的改變了傳統農業面貌,糧食不僅能滿足全省還能大量供應國家進行儲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