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只知道為了發展空軍,軍隊和國家都付出了很大代價!因為人力、財力和資源向航空傾斜後,必然會導致其它方面不足,陸軍夢想的6萬坦克海被砍成3。5萬,取而代之是價格便宜,但防護機動均不足的裝甲車(反坦克殲擊、半履帶、輪式等等均被列入裝甲車之列)。海軍20艘航母和40艘巡洋艦計劃僅得到12艘和26艘。最慘的是汽車製造業!截止去年國內所有車輛和摩托車總年產約200萬,但在進入軍備經濟後,其中80萬輛的產能正逐步轉化為航空製造業。有能力的做總裝,沒能力或者能力差的就按圖紙製造標準化零配件,這導致汽車業年產量猛跌4成。也就是說,在戰爭結束前,如果現規模不變的話,那麼每年能投入民用市場的車輛不會超過30萬輛規模,遠遠無法彌補目前每年180萬以上的需求。

當然,這些事情還都是絕密,表現出來的永遠只是冰山一角,只有當中國加入進來,所有人才會知道中國掌握著什麼。

隨著傍晚訓練的戰鷹一架架歸航,蔣方震和沙特王子,現任沙特國防軍總司令本阿齊茲,以及從德黑蘭趕來的伊朗王子巴列維一起,搭乘中國西北航空公司的kc2客機前往印度海德拉巴,匯合穆盟領導人真納和印度國家民主黨主席錢德拉,回國參加即將召開的亞洲解放陣線大會。

蔣方震一走。受傷休息幾個月的張志丹也乘飛機回西北。別看他平時嘻嘻哈哈。但貝利亞這兩顆子彈是無論如何都要還回去的。兩人走後,沙特這邊就剩下國防軍波斯灣戰區總司令兼第四軍軍長白崇禧、22艦隊司令朱斌侯、國防軍波斯灣空軍司令趙美航三人。

朱斌侯閒不住,丟下一艘巡洋艦和幾艘驅逐艦後,帶主力去印度洋訓練。趙美航是歐戰王牌飛行員,和薛慕華一樣都是不折不扣的空軍狂人,眼中除了寶貝疙瘩的飛機外容不下其它東西,所以光顧著擴大基地、修建機庫和加強適應訓練等工作。遇上兩個撂挑子的傢伙。白崇禧這位“光桿”司令也只能自嘆倒黴,帶一群提前趕來的參謀接管了龐大複雜的準備工作。七天後,丙字船隊順利抵達,同時抵達的還有調給22艦隊用於日常巡邏和護航的15艘領海級護衛艦。一百多艘貨船需要裝卸,70萬噸彈藥裝備等物資要儘快入庫,還必須趕在日本翻臉前為船隊塞上450萬桶成品汽柴油和潤滑油。以便讓人家早點回去。

還沒等這波忙完,從美國、巴西和智利等國採購的糧食裝置又擠了進來。人手不足的他不得不找伊本沙特,調來四千多沙特士兵來幫忙。等安排好裝卸和轉運的事情後,他又派人去德黑蘭通知李晉小心戒備。畢竟這麼多船隻進來,連英國都連聲抗議,蘇聯要是沒想法才怪呢,所以駐伊裝甲教導營要萬事小心。

德黑蘭東郊的坦克訓練場上,四輛外銷型31坦克在沙地裡左衝右突。當千米之外豎起靶標後。四輛坦克迅速停車。等炮口轉向靶標,上下搖晃幾下後。四枚穿甲彈猛然衝出炮膛。每一次開炮,重重的坦克就會抖一下,揚塵細沙硝煙瀰漫。“2號車打中,其它。。。。。。脫靶。”訓練場一角,身著沙漠軍裝,頭戴黃色貝雷帽的冉南軒撇撇嘴巴,插好派克鋼筆筆套將統計表交給在旁觀看的李晉。

他和李晉都是四川人,1923年入伍,四年後考入保定陸軍裝甲兵學院,是第十五期畢業生。畢業後被分配到第二裝甲師,因國內與伊朗達成的石油協議中有出售兩個裝甲師的合同,所以禮薩汗提出希望挑選精銳軍官幫助培訓。兩人因在師考核中表現出色,被推薦奉命帶一百多裝甲兵和36輛出口版31型坦克來德黑蘭,幫伊朗培訓坦克兵。

李晉是教導營營長,他是副營長兼炮術訓練長。說實話,伊朗士兵的素質實在是不怎麼樣,就好比眼前,已經訓練三個月了,開車和機動都還蠻標準,可最後的實彈射擊這關卻鮮有合格。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