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意問道:“我聽說歐洲非常有可能爆發戰爭,難道是真的嗎?我國留學生會不會有危險?”
漢格爾不無擔憂的點點頭,但又很快搖了搖頭:“您可以放心他們的安全,美國奉行的是光榮孤立政策,我們不會捲入戰爭,至於去歐洲的學生。。。。。。我想即使爆發,也將是很短的時間。”
楊秋故作放心的鬆口氣,實際上這是目前整個西方世界的普遍想法,一戰開始之初從將軍到士兵都認為會在聖誕節前回家,但結果整整在戰壕裡過了幾個聖誕節。不過現在他還沒有力量去影響歐洲,甚至1915年底前都別去想和誰結盟的事情,因為不到泥濘焦灼時刻,出了德國外英法都不可能來找一個半殖民地談結盟。
特勞恩比漢格爾熱情多了,見到兩人立刻迎了上來:“非常抱歉,有些事情耽誤了。”
“那就太遺憾了,剛才楊還想找您做一筆大生意。”漢格爾故意擠擠眼睛,楊秋也呵呵一笑:“是的,一筆大生意。”
兩人一唱一居然讓死板的特勞恩信以為真了,拉著楊秋追問是甚麼生意,信誓旦旦說一定會為他辦到,可當聽說是要買幾臺6000噸水壓機後頭搖的比漢格爾還快,德國正在和英國比拼造軍艦的速度,怎麼可能出售這麼重要的裝置。
三人的出現引起了碼頭一陣躁動,尤其是當楊秋出現在大家視野中時,圍觀的工人們用力揉揉眼睛看清楚後猛然爆發出了一陣歡呼!…;
“楊司令!是楊司令。”
“我看到楊司令了。”
工人們發自肺腑的歡呼擁擠,就想到前面多看一眼,因為這個年輕人他們不僅沒丟飯碗,反而工錢增加了一倍還多,學徒工更是比正常高出了三倍有餘。而且船廠還擴大了至少一倍,正在從美國源源不斷運來的造船裝置更是讓這裡前所未有的興盛。
嘹亮的歡呼聲讓苗洛嚇了一跳,但很快臉頰上就堆滿了笑容,望著他向大家招手示意,心底說不出來的自豪和甜蜜。她和楊秋今天來這裡除了視察船廠外,最主要就是替準備遠赴德美的公派留學生送行,由於選拔和種種因素延誤,直到今天第一批留學的軍官和學生才全部到齊。
“立正!整隊。。。。。。。”
帶隊的秉文聲音嘹亮,635位學生和軍官列成了一個小小的方陣,他們每個人胸口都彆著一枚國社黨青年幹事團的徽章,這種新徽章楊秋設計的,圖案是兩條如刀劍般抽象的龍形,互相交輝意喻華夏民族是龍的傳人。
此次出去的全都是國防軍和數省透過層層選拔年輕精英,除了秉文和董用威外,包括明昭、龍雲這些在部隊中開始冒尖的後起之秀,還有陸裕光和馬濟這些插班生,他們將分成兩批分別前往美國和德國。
在楊秋的誘導下,去美國的251位學生絕大多數都選擇了國家更需要的工程設計、船舶、機械等專科,根據和美國達成的協議,其中57人將在渡過一年的適應期後進入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剩餘也大都選擇理工、化學、醫藥等專業,而且學業結束後他們每個人都還將獲得在美國相關企業實習一年的機會。
去德國的則多為軍人,包括秉文在內的141人進入海軍學校,53人學習飛行和航空設計,110人去陸軍學院,其中明昭和龍雲等9人還將直接被送往培育出興登堡、魯登道夫和馬肯森這些後世名將的普魯士皇家陸軍學院。
與漢格爾、特勞恩一起慰問了大家後,楊秋停在了方陣前,望著這一張張因為激動而紅潤的年輕臉龐,他既高興也擔憂,這些都是國家未來的好苗子,送他們出去可以吸收歐美的現金技術和理念,但同時遠赴他鄉也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困擾和麻煩,尤其是留德的軍官們,由於歐洲局勢緊張,他們留學前都簽署了一份自願宣告,即一旦有戰爭爆發德**方可以無條件的徵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