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一張張獰笑著的臉龐向他們慢慢壓來。遠處肆虐的敵人已經開始打掃戰場。連死去的人他們都要捅幾刀。兩位僥倖未死的女同胞被揪著頭髮拖入旁邊的草叢,哭喊,叫罵最終被淫笑聲淹沒,撕下全部偽裝的紅軍甚至排起長隊來發洩獸慾!
“我艹你俄國姥姥,你們給老子等著!”虎頭和七八個夥伴丟掉打光子彈的槍,手握刺刀強忍著傷痛和心碎,縱身跳下冰冷徹骨的勒拿河。俄軍士兵這才放棄戲耍念頭連連開槍,河面上頓時冒起幾股血花。
西伯利亞密林中的槍聲還沒傳到外界,重慶綦江工業區沿岸卻熱鬧非凡。
挑夫們雲集碼頭等待南來北往的僱主,河道內江輪來來往往。偶爾還能看到懸掛英美等國旗的船隻。昔日荒蕪的土地上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工廠,數以百計的煙囪鋪滿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一條條小鐵軌以這裡為中心如同放射線般向外延伸,將礦區、機場甚至重慶城全部聯絡起來。連線廠區和宿舍區的馬路兩旁開滿了各種店鋪,用以滿足工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
從1912年立項,13年選址到現在已經過去7年。7年來利用洋務運動的餘暉集合西南全力。重慶工業集團終於從一家中型鋼廠和江南、金陵等地搬遷過來的兵工廠發展為擁有27家各類分廠,3家技工學校,16座各類礦山,產業涉及整個楊子江流域和西南的超大型企業。擁有各類華人工程師和技術員2500餘人,洋工程師和專家430餘人,華工3。3萬人。洋工5021人。產品從世界最好的飛機到坦克汽車,從各類機床到民用鍋爐,從大口徑重炮到小小子彈,還有無線電為代表的新興產業,重工業結晶的蒸汽輪機。。。。。。。…;
和漢陽、江南一樣,重慶走的也完全是楊秋設定好的一條捷徑。就是集合全國和全世界華人技術員,用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不斷培養擴張。正常的話這需要大約10到15年時間,但歐戰卻催化縮短了這個過程。大量歐洲工程師和技術工人被請進來成為骨幹,然後又抽調工人去英法實習,最後還從俄國撈到數千優秀人才。光有人還不夠,可1916年時英法為拉攏中國出兵又提供大量寶貴的精密機器,最後是海量的軍工訂單幫助迅速渡過早期財富累積階段,這才有了重慶工業集團。
重慶人對這家集團也是又愛又恨。愛的是由於它存在,整個重慶直轄市都煥然一新,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子弟在裡面上班,徹底改變當地農業經濟模式,還帶動了大批下游產業的蓬勃發展,大重慶工業區一點點形成時,自家的口袋也鼓了不少。恨的則是自打有這個集團後,附近幾十裡地就再也沒多少好天氣,因為無論什麼時候開啟窗戶,天空都是濃煙滾滾遮天蔽日,連20公里外的重慶市區內都沒能完全倖免。
剛上岸的張文景也不自覺捂住口鼻,這股子焦硫味實在不好受。
前來接他的雷猛見狀呵呵大笑:“這味道是難聞了點,聽說每天早上江灘上都一層煤灰。。。。。。呵呵,連打漁的都跑光不來了。”
“所以說當初選址時副總統還真煞費一番苦心。這一帶居民少田地也少,要是建在重慶市區裡面,我估摸幾十萬戶人家都別想開門透口舒服氣了。”重慶遇上的徐秀鈞從後面鑽了出來。他倒不覺得氣味有多刺鼻。反而饒有興致的遠望廠區,感慨道:“天地乾坤烏雲蔽日,這才是工業盛世的景象。要是全國各地都能像這樣,何愁國不富民不強呢。”
這個雄心壯志惹得考察歸來的張文景哈哈大笑:“你可真敢想,連美國都做不到全國搞工業。不過這片黑雲也橫行不了多久了!鄭部長他們已經派專人去瑞典學習減少黑煙排放的技術。聽他們說,等改造好後黑煙破壞就能減到最小。”
“瑞典?這麼小國家能有這本事?”雷猛不信,晃著比胡蘿蔔細不了多少的手指比劃幾下:“我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