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恭,開始安排著大軍的行動。
結束軍議以後,吳世恭回到自己的大營,立刻把所有的軍官都叫了過來。在宣佈了朝廷的命令以後,吳世恭對他們說道:“本官什麼話也不多說了,你們也不要埋怨自己的命不好什麼的。既然要打仗,就打起精神去好好打仗。”
“也不要害怕韃子有什麼三頭六臂的,當時老子面對幾萬亂民心中也沒有底,可衝過去以後,卻發現卻是一些土雞瓦狗罷了。前些日子我們也和韃子交過手,韃子也不過如此吧。拿出平時你們練的水平,保證不死那是吹牛,可本官保證,你們絕大多數的人都可以平安回家去的。”
第一百六十五章慈不掌兵
知道了吳世恭他們又要出征的訊息以後,城牆上的那些軍官的家屬,又和那些軍官上演了一場灑淚相送的戲。吳世恭也看著自己流淚的妻子和兒子久久不肯離開……
秦良玉雖然是積極求戰,但她也不是死腦筋。這次秦良玉雖然主動請纓為前鋒,她也要從朝廷這裡榨取足夠多的好處。畢竟白桿兵的窮日子已經過得夠長了。
因此,秦良玉並沒有立刻拔營出發,而是不斷地向朝廷和孫承宗叫苦哭窮,要求朝廷和孫承宗再追加一批騾馬糧草。而為了收復永平四城,朝廷和孫承宗也基本上滿足了秦良玉的要求。甚至到了最後,都破例開了京城的南城門,從京城裡給秦良玉運送了一批給養來。
見到了基本上滿足了自己的要求,秦良玉正式宣佈拔營出發。而這時候已經到了二月中旬了。因為這次是統一行動,吳世恭和手下的主要的軍官,也隨同在秦良玉的身邊,聽從秦良玉的統一指揮。
可是出發沒多久,秦良玉就命令軍隊放慢行軍速度,接著她就向四周的城池派出了一名名信使,向鄉間派出了一隊隊兵丁,開始徵集附近的青壯。而且秦良玉還下令,讓這些青壯自備兵器、工具和乾糧,隨同軍隊一同出發。
秦良玉的這個命令,讓吳世恭聽了以後是大為驚訝。這不是**裸地拉壯丁嗎?作為有著現代思維的吳世恭,在以前就根本想不到明朝的正規軍可以在京城的附近,就這麼明目張膽地拉壯丁。而且更為誇張的是,不付給那些莊丁報酬倒也罷了,可是要這些莊丁自備兵器、工具和糧草的,這不是把這些莊丁往死裡逼嗎?
這些天,吳世恭也和秦良玉有了些交情,於是他上前規勸道:“秦總兵,您老這麼做就不怕鬧起民變嗎?”
沒想到秦良玉回頭大聲叱喝道:“胡鬧!為國盡忠,何須分軍民百姓?”
接著秦良玉感到自己的口氣有些重,就把聲音低了下來,對吳世恭解釋道:“這次出徵收復永平四城。那四城地處邊關,原來就修造的很堅固。再加上有韃子大軍駐守。”
“老身手下兒郎雖然驍勇,但是人數確實太少,加上你的軍隊,才八千七百多人。老身是恨不得一個人分成兩個人來用。”
“兒郎們是要和韃子打仗去的,沒有氣力怎麼行?就靠這些青壯做那些粗重活了。攻打堅城,也需要這些青壯挖壕溝,填護城河的。”
“老身這麼做也是無奈。這些青壯也最多帶上個十天、八天的糧食,老身也會供應他們一口吃食的。以後打仗的時候,老身也會盡量地保護他們的安危的。”
“你以為我們這次攻打這四座堅城是這麼容易啊?依老身所看,沒有個小半年的時間,也絕對攻打不下來。再說,跟在我們後面的那些軍隊,也將會這樣的徵集青壯的。他們可不會把這些青壯當人看待,打殺他們都是隨意的。相比較之下,待在老身身邊的那些青壯,還算是好一些呢。”
吳世恭是被秦良玉的話說的是啞口無言。他聽明白了,那些拉來的青壯,也就是做個苦力和炮灰的作用。可是相比較自己軍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