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等待援軍(第1/2頁)
章節報錯
儘管目前敵軍短期內因遭受重創,無力發起反攻,但如此大規模的兵力分散,使得東線部隊的兵力被嚴重稀釋,兵力短缺問題日益凸顯。
原本充足的兵力,在分散到漫長的防線上後,顯得捉襟見肘。許多據點的兵力僅僅能夠維持基本的防禦,一旦遇到突發情況,很難迅速做出有效的應對。
這直接導致東線軍隊在面對敵人時,陷入了極為被動的局面。他們難以主動出擊,無法像之前那樣對敵人展開有效的攻勢行動。
每一次的行動都需要謹慎權衡,因為兵力的限制,任何冒進都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無奈之下,他們只能暫時維持防禦態勢,在防線上嚴密佈防,時刻警惕著敵人的一舉一動。
面對這一棘手困境,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貝利薩留元帥深知局勢緊迫,容不得半點耽擱。他獨自站在營帳外,眉頭緊鎖,心中反覆權衡著各種利弊,思考著應對之策。
最終,在經過深思熟慮後,他只得迅速向帝都發出緊急增兵求援的請求。他深知,只有儘快得到支援,才能緩解當前的兵力危機,進而進一步鞏固帝國在東線的戰略優勢,為後續的軍事行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營帳之中,燭光搖曳,貝利薩留元帥眉頭緊鎖,手中的羽毛筆在羊皮紙上沙沙作響,一份增援請求在他筆下逐漸成型。
元帥深知,這份請求一旦呈遞,必將在元老院內掀起一場激烈的爭論。增兵,這絕非簡單的調兵遣將,兵員調配方面,需從各個行省抽調兵力。
然而如何平衡各方,確保地方穩定不受影響,著實是一道難題。物資供應更是繁雜瑣碎,從士兵的糧草、武器,到營帳搭建、戰馬所需的草料,每一項都需要精心計算、周密部署。
而軍費預算,無疑是重中之重,鉅額的開支若不能合理規劃,稍有差池,便可能讓帝國財政陷入萬劫不復的危機。
這些複雜因素相互交織,如同一張緊密的大網,使得每一項決策都必須經過深思熟慮,反覆權衡各方利益之後才能艱難做出。
按照元帥的預估,這份請求將會在元老院內引發激烈的討論,經過多輪激烈的博弈,才會最終敲定具體方案並付諸實施,這一過程恐怕至少需要一個月之久。
然而,這一次的情況卻大大出乎了貝利薩留元帥的預料。奧古斯都得知東線局勢的緊急後,立刻意識到問題的緊迫性,果斷親自出面干預元老院會議。
他十分清楚東線戰場保持現有的優勢,對於整個帝國的戰略意義,一旦東線防線出現漏洞,再度被敵人反向擊退,甚至長驅直入,那時帝國將面臨腹背受敵的絕境,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在奧古斯都的強勢推動下,元老院的討論程序大幅加快。幸運的是,元老院的大部分元老們也都深明大義,權衡利弊之後,最終批准了貝利薩留元帥的增兵請求。
不過,他們也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東線駐防軍隊的統帥需另選他人擔任。元老們認為,更換統帥是限制在外元帥實力的必要手段,同時新的駐防統帥,也能更有效地應對東線防線任務。
對於元老院的這一要求,奧古斯都稍加思索後,便直接批准,只要不是臨時更換前線統帥,對於他來說都能容忍,而且新的駐防統帥,也確實能夠分擔貝利薩留元帥的壓力。
奧古斯都迅速下令再次徵召二十萬軍士,這些軍士將從帝國的各個軍事要塞,和臨近省份的領主那裡徵調。
同時,還徵召了五十萬輔助軍,這些輔助軍來自各個行省的民兵組織和地方武裝。他們雖然不像正規軍士那般訓練有素,但在後勤保障、修築工事等方面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前線不可或缺的力量。
這些支援力量將極大地充實東線的軍事力量,為後續的戰略行動築牢堅實的基礎。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