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鴉雀無聲的會場,顧江南被這一番振聾發聵的話打亂了陣腳,他的概念裡沒有這些……

李墨曜似乎沒有窮寇勿追的覺悟,反倒是拿出了“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氣勢步步緊逼,他嘴角微微上揚,下巴抬高了一寸,一副藐視對手的模樣說道:“我還不清楚貴公司真正的實力,但據我所知165全國最知名的工業平臺是liair的通用工業雲平臺,而顧兄說的‘長白’雲不知道有多少客戶在應用,雖然自主開發很厲害,但我們都是做軟體的,難道不應該在軟體專精上下功夫嗎?其實雲平臺也不算什麼高新技術,只要有資金有時間都能搞出來,我記得沒錯的話,謝董事長的深藍公司用的就是自主開發的智慧雲平臺。”

說到這兒,李墨曜朝著謝嚮明看了一些,謝嚮明此時已經坐下,他與李墨曜對視並微微頷首以示肯定。在場的人中絕大多數都是瀋州本地企業,其實就算外地企業也沒關係,正如先前顧江南所說,不認識謝嚮明的就沒幾個有資格做高企。

這下大家都看出來了,謝董事長是鐵了心站在這小子一邊說話了,一片沉默不語中,肚子裡都在盤算著平衡……

李墨曜接著說道:“再說演算法庫,演算法庫是工業軟體的‘大腦’,在所有工業軟體核心技術中佔比30%-40%,但演算法庫只能決定軟體功能的上限和效能表現,而我們公司最重視的是架構設計,因為架構設計才可以決定軟體的可擴充套件性、穩定性和維護性。而穩定性正是我們工先鋒引以為豪的地方。我們在系統中引入了自適應容錯機制,透過動態負載均衡和冗餘備份,確保在任何極端工況下都能穩定執行。去年,我們的系統在滬上鋼鐵廠高溫高溼環境中連續執行了6個月,沒有出現過一次宕機。這樣的案例不知道貴公司有沒有?”

這種針鋒相對步步緊逼根本不符合會議的論調,雖然只是分論壇中的一場聽證會,但穩定的政府運營中幾乎沒有這樣的安排,偶有爭論大多數也是會下解決,而像李墨曜這麼認真的人幾乎看不到了,只不過他反常的表現讓熟悉的他的人也感到詫異,賈銘章“吧嗒吧嗒”嘴,似乎想品出點兒什麼味道來,但他仍是不解其意,他就不明白這才回滬上多久?這小子怎麼像變了個人似的?至少以前李墨曜給賈銘章的印象是謙虛大於狂妄,現在則拿出背水一戰的架勢。雖說在高融合社群問題上出現了一些其它言論,但畢竟優勢在你啊?

李墨曜不是誰肚子裡的蛔蟲,何況現在他沒空想別人怎麼看自己,繼續發揚火力猛攻。

“剛剛顧兄講了很多,但我沒聽到關於貴公司演算法庫的技術水平如何,還是說顧兄只有資料而沒有案例?”

顧江南這個人在場大多數都不瞭解,但他一開始的表現太搶眼了,現在呢?剛才有多搶眼現在就有多狼狽,是啊,說得那麼牛,案例呢?

“假設北方智科的演算法庫非常強大,且有與之相匹配的架構設計,可資料管理與整合呢?在我創業初期,市場上同型別企業多如牛毛,不完全統計每年以3000家的速度增長,可我看到的是一個個資料孤島,很多企業引用了這些所謂的現代化軟體後不僅工作效率沒有提到提升,反而造成各部門之間資訊不暢通,與實際運營脫節,甚至很多公司懷疑內部軟體可以做手腳,員工們一邊咒罵著軟體開發者一邊使用社會上的通用軟體來輔助工作,這難道不是個笑話嗎?而我們的sw系統支援從低端到高階的多種硬體配置,使用者可以根據需求靈活選擇。我公司在與ass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後資訊處理效率較去年初提高了100倍有餘,更是大膽的與中小企業合作,為其提供輕量化服務,請問貴公司是如何做的呢?”

“我們……”

顧江南被這一番壓制性言論憋得說不出話來,他不開口還好,一開口反倒顯得底氣不足了,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