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軍隊的武器裝備在改革下得到了再度升級,突擊步槍精度提升、無人機解決動力難題、坦克防護與攻擊能力增強,還透過與 “大飛” 企業合作以及國際合作,進一步充實了軍備力量。而此時,嬴政深知,要打造一支真正無敵的軍隊,光有先進裝備還不夠,指揮系統和組織結構的最佳化同樣至關重要。

在寬敞明亮的軍事指揮中心,嬴政站在巨大的電子地圖前,目光堅定地審視著上面閃爍的軍事標識。身旁,數位軍事智囊和技術專家正緊張地忙碌著,他們手中的檔案和資料不斷被傳遞和分析。嬴政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如今,我們的武器裝備已得到大幅提升,但指揮系統和軍隊結構若不與時俱進,這些裝備也難以發揮最大效能。”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指揮中心內迴盪,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改革的緊迫性。

在指揮系統方面,嬴政引入了先進的資訊化技術,決心建立一套高效的作戰指揮平臺。技術團隊日夜奮戰,他們在指揮中心內搭建起復雜的伺服器和通訊裝置,將各種先進的軟體系統進行整合。經過數週的努力,這套作戰指揮平臺終於初步建成。

平臺啟用的第一天,一場模擬演練隨即展開。指揮官們坐在寬敞的指揮室裡,面前的大螢幕上實時顯示著戰場上的各種資訊。透過高精度的定位系統,士兵的位置在螢幕上清晰可見,一個個綠色的光點有序移動。而敵人的動向則透過無人機偵察和情報分析,以紅色標記不斷更新。

“報告,前方發現‘敵人’小規模部隊正向我方左翼逼近。” 一名情報人員迅速彙報。指揮官看著螢幕,冷靜思考片刻後,果斷下達指令:“第三小隊迅速前往左翼進行阻擊,第五小隊從側翼迂迴包抄,務必將敵人全部殲滅。” 指令透過指揮平臺,瞬間傳達到每一名士兵的通訊裝置中。士兵們迅速做出反應,按照指令行動,整個過程高效有序。

在這次模擬演練中,作戰指揮平臺展現出了強大的優勢。以往需要層層傳遞的資訊,如今可以瞬間直達指揮官,大大縮短了決策時間。而且,透過對戰場資訊的全面掌握,指揮官能夠做出更加準確的決策,避免了盲目指揮。

然而,在軍隊組織結構調整方面,卻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將原來龐大的軍隊劃分為多個獨立的作戰單元,這意味著許多高階將領的權力將被分散,一些傳統的軍事編制和指揮體系也將被打破。

在一次高階將領會議上,一位資深將領站起身來,滿臉憂慮地說:“陛下,這樣的調整恐怕不妥。我們多年來一直遵循著現有的編制和指揮體系,突然改變,士兵們能否適應?而且,各作戰單元獨立作戰,如何保證整體的協同性?” 他的話語引起了一些將領的共鳴,會議室裡頓時響起一陣低聲的議論。

嬴政神色平靜,他早已料到會有這樣的反對聲音。他緩緩站起身,目光掃視著在場的每一位將領,沉穩地說:“諸位將軍,我理解你們的擔憂。但如今的戰爭形勢瞬息萬變,傳統的編制和指揮體系已難以應對。獨立作戰單元能夠讓我們的軍隊更加靈活,在戰場上迅速做出反應。至於協同性,我們可以透過強化訓練和統一指揮來解決。”

為了讓將領們更好地理解改革的意義,嬴政親自組織了多次研討會議和模擬演練。在模擬演練中,傳統編制的軍隊和改革後的軍隊進行對抗。結果顯示,改革後的軍隊在應對突發情況時更加迅速,能夠根據戰場形勢及時調整戰術,而傳統編制的軍隊則在指揮協調上出現了諸多問題。

看到這些結果,將領們的態度逐漸發生了轉變。他們開始認識到嬴政的改革並非盲目之舉,而是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確定了改革方向後,軍隊組織結構調整正式開始。原本龐大的軍隊被劃分為多個獨立的作戰單元,每個單元都配備了齊全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