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的軍隊在山谷中遭遇聯軍的電子戰突襲,陷入了通訊失靈、武器系統紊亂的絕境。嬴政果斷下令就地防禦並組織偵察,還派出側翼小隊試圖破壞聯軍的電子干擾裝置,但小隊行動受阻,局勢愈發危急。此刻,嬴政坐在指揮車上,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從未有過的凝重。戰場上的硝煙不斷升騰,爆炸聲和槍炮聲交織在一起,聲聲都衝擊著他的內心。他深知,若不能儘快找到解決辦法,這支跟隨他一路南征北戰的軍隊,很可能會折損於此。

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嬴政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到了過去。他想起了自己初登王位時的艱難處境,國內各方勢力暗流湧動,國外列強虎視眈眈。但他憑藉著堅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智慧,逐一平定內亂,逐步壯大秦國的實力。那些漫長而艱苦的歲月裡,每一場戰鬥都充滿了挑戰,每一次決策都關乎著秦國的生死存亡。他還記得在一次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戰鬥中,秦軍被圍困在山谷之中,物資匱乏,通訊不暢。但他和士兵們同甘共苦,憑藉著頑強的意志和巧妙的戰術,成功突出重圍,取得了勝利。

嬴政的眼神漸漸變得迷離,那些過往的戰鬥畫面如走馬燈般在他腦海中不斷閃現。突然,他的腦海中閃過一個畫面 —— 古代的烽火傳信。那是商周時期用於警示和傳遞敵襲資訊的方法,雖然古老,但在關鍵時刻卻能發揮巨大的作用。在那個沒有現代通訊裝置的時代,烽火臺成為了傳遞重要資訊的關鍵。當敵人來襲時,烽火臺上燃起熊熊烈火,一處接一處,將資訊迅速傳遞出去,讓遠方的軍隊和百姓提前做好準備。

嬴政心中一動,或許在這通訊斷絕的困境中,烽火傳信能成為打破僵局的關鍵。他的眼神瞬間明亮起來,彷彿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他迅速召集身邊的將領,此時的他,雖滿臉塵土,但身姿依舊挺拔,聲音堅定有力:“如今通訊受阻,我們需另尋傳遞資訊之法。我想起古代的烽火傳信,可點燃烽火,向各部傳遞指令。”

將領們聽後,面面相覷。他們看著眼前混亂的戰場,又看看嬴政那堅定的眼神,雖覺得這方法有些古老,在這高科技戰爭的時代顯得格格不入,但此刻也別無他法,只能死馬當活馬醫,紛紛點頭表示贊同。其中一位年輕將領猶豫了一下,開口問道:“陛下,可這烽火傳信雖好,但我們如何保證各部能準確理解烽火傳遞的指令呢?”

嬴政微微一笑,似乎早已料到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事先約定好不同的烽火訊號代表不同的指令。比如,三堆烽火同時燃起,代表全力進攻;兩堆烽火則表示防守待命;一堆烽火快速燃起熄滅三次,便是要求各部隊向指定地點集結。” 將領們聽後,紛紛恍然大悟,對嬴政的智慧佩服不已。

於是,嬴政立刻下令士兵們尋找乾燥的柴草和易燃物,在山谷的高處搭建烽火臺。士兵們迅速行動起來,儘管頭頂上不時有聯軍的炮彈呼嘯而過,身邊不斷有戰友倒下,但他們沒有絲毫退縮。他們在山谷中四處尋找材料,有計程車兵不顧危險,衝進被炸燬的房屋中,尋找可用的木材;有計程車兵則在樹林裡收集乾枯的樹枝和樹葉。

很快,烽火臺搭建完成。嬴政親自來到烽火臺旁,看著眼前這座簡陋卻承載著希望的烽火臺,心中感慨萬千。他拿起火把,深吸一口氣,然後將火把伸向柴草。瞬間,熊熊烈火燃燒起來,滾滾濃煙直衝雲霄。

只見那烽火臺上的火焰如一條咆哮的火龍,肆意地舞動著身軀,橙紅色的火苗在狂風中跳躍、翻滾,不斷向上攀升。濃烈的黑煙如同一條黑色的巨龍,裹挾著熾熱的溫度,向著天空奔騰而去。在山谷中,第一座烽火臺燃起的訊號迅速被附近計程車兵發現,他們立刻將目光投向遠方的其他烽火臺,眼中滿是期待。

不一會兒,第二座烽火臺被點燃,緊接著是第三座、第四座…… 一時間,山谷中烽火